甘谷教育:塔尖上的舞蹈
甘肅日報記者 牛彥君
![](/Files242/2014081317281650909.jpg)
甘谷,文風匯聚之地。近日,“十五連冠”打響的教育品牌又一次被社會關注。
2014年高考中,甘谷縣二本上線人數2251人(不含術科生和三校生),600分以上的考生達29人,上線人數連續15年位居天水市第一,堪稱“十五連冠”。
教育質量連片提升
甘谷在高考中創下的佳績,其實是縣上多年興教重教、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縮影。
甘谷縣實行的教育質量連片提升工程,給“十五連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工程的理念在于“不僅要務好菜園,還要管好苗圃”!安藞@”就是高中教育,“苗圃”就是小學、初中。
“高考表面上是高三的事,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笨h教育體育局副局長李永強告訴記者,縣內一個高中劃一個片,這個高中的校長是片內初中的督學,初中校長是片內的中心小學、骨干小學的督學,小學的校長又是片內教學點的督學。
督學就是看“苗子”,負責學校的教育管理制度的重建,組織連片統考,連片考試分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备使瓤h“優先保障”政策推進了教育發展。據統計,從2000年到2012年,甘谷縣財政教育經費投入量翻了近6倍。
“五苦精神”創下佳績
甘谷縣教育界人士在提到“十五連冠”時,都會將之歸功于“黨政苦抓、教師苦教、學生苦學、家長苦供、社會苦助”的“五苦精神”。
走進甘谷一中,迎面是一個電子大屏,上面是“熱烈祝賀燕江依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等內容。在該校高三教室的走廊里,記者看到“點燃激情、沖刺目標”的大海報里,每一個同學在上高三時都有一個心中的目標,并附有勵志語。
“學生們每天進教室前,都會看到自己心中的目標!睂W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學生在高考中實現甚至超過了自己心中的目標。
在縣城,山區孩子的父母組成了有趣的“教育合作社”,幾家學生家長輪流出一個人租房來管理這些孩子們。他們說,這樣既不耽誤學生學習,又不誤大人外出打工。
甘谷的社會助教氛圍濃厚。幾年來,一個叫“文雅愛心公益基金”的熱心組織每年提供10萬元獎勵縣上的優秀生、資助貧困生。禮辛鄉的一批畢業生,不論工作在何地,每年都會籌集一批善款,獎勵初中、高中的優秀生和教師。
優秀師資追夢教育
“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責,民以支教為榮!笨h委書記賈忠慧說,甘谷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深化教育改革,加大項目建設力度,促進了教育向著均衡、內涵、優質和特色的方向發展。
甘谷采取在項目、資金、教師、教育裝備等方面向山區中心小學、初中和九年制學校傾斜的辦法,把山區、城郊的學校建好、辦好,質量提高,真正實現讓群眾就近、便利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目標,從根源上解決大班額、擇校熱的問題。
在學生們尋夢的路上,辛勤的老師挺起了甘谷教育的脊梁。在甘谷,校長隊伍實現了專業化。校長均是由優秀教師成長起來的。
對待教育,這里的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高考成績是衡量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
縣上注重學生多元化發展,讓不同愛好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幸福成長,讓緊張與快樂相得益彰。
正是因為具有了這樣一支作風頑強、德才兼備、具有創新精神的科研型、學者型的教師隊伍,才有了今日甘谷教育“在塔尖上跳舞”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