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9/BeyondPic/2013-11/19/201311191102257819.jpg)
局長訪談:
王文祿:農綜妙手巧繪“增收圖”
![](/Files239/BeyondPic/2013-11/19/2013111911312943303.jpg)
今年以來,縣農綜辦堅持以各類項目為抓手,圍繞全縣果椒帶建設和支柱產業開發做文章,狠抓以小流域治理和產業化項目建設為主的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記 者:今年我縣農業綜合開發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王文祿:今年我縣共組織實施了以小流域治理項目、產業化經營項目和農綜部門項目為主的三種類型六個項目,涉及六個鄉鎮12個村,總投資1760萬元。其中磐安鎮小流域治理項目總投資1050萬元,涉及磐安鎮五坪五個村,綜合治理面積達到10500畝。項目共完成以機電井和高位水池為主的水利提灌工程5處,新修和改造機耕路13條39公里,營造生態林7900畝,新建果椒園2300畝,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壯大了當地的支柱產業,改善了生態和通行條件。
![](/Files239/BeyondPic/2013-11/19/2013111911331562187.jpg)
記 者:近幾年農業綜合開發深受項目區群眾的歡迎和支持,優勢明顯。與農口其它部門工作相對比,農業綜合開發有哪些突出特點?
王文祿:農業綜合開發是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對農業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的一項工作。它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開發方式的綜合性,對項目區山水田林路實行綜合治理。二是資金來源的綜合性,實行中央財政資金、地方配套資金和實施主體自籌資金的綜合投入。三是治理措施的綜合性,采取了工程、生物和技術措施相結合,農業、林業、水利和科技措施相配套的綜合治理措施。四是實施主體和治理效果的綜合性,建立了部門鄉鎮協調聯動機制,從而收到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統一的綜合效果。
![](/Files239/BeyondPic/2013-11/19/2013111911344232377.jpg)
記 者:今年我縣連續遭受了暴雨洪澇災害,縣農綜辦在災后重建、水毀維修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王文祿:今年入夏以來,我縣境內接連遭受了歷史罕見的暴雨洪澇災害,農業綜合開發機耕路和灌溉渠道損毀嚴重。我們先后投入水毀維修資金120多萬元,其中爭取省農綜辦自然災害損毀工程維修資金80萬元,全面組織開展了水毀維修工作。共組織搶修道路38.6公里,維修U型渠道15.2公里,維修道路和渠系建筑物32座(處),修復進水口3座,維修提灌工程5座,從而保證了農綜項目工程的正常運轉。
![](/Files239/BeyondPic/2013-11/19/2013111911110026767.jpg)
記 者:今后我縣農業綜合開發的思路和打算是什么?
王文祿:今后,我們將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按照中央提出的堅持“五位一體”,建設生態文明的總要求,緊緊圍繞全縣“43633”現代農業發展計劃,重點在我縣兩大果椒示范帶組織實施一批以小流域治理項目為主的土地治理項目,配套建設提灌、蓄水池等水利設施,方便群眾澆灌果園;維修改造農機路,解決行路難的問題;興建果椒園,營造生態林,壯大支柱產業,改善生態條件。同時積極爭取實施一批以水土保持和農技推廣為主的農綜部門項目,以種養殖基地建設和農產品儲藏加工為主的產業化經營項目,增加項目類型和數量,擴大資金盤子,通過項目帶動,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