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一:
晝夜搶修決口河堤
26日,記者趕到渭河甘谷縣新興鎮十甲村段看到,被洶涌的河水沖垮決口的河堤處,大型機械隆隆穿梭、上百人汗水和著泥水奮力搶修,一袋袋裝滿防洪石的鉛絲籠被推投入連夜搶固的堤下樁柱里側,一幅與洪魔抗爭的火熱大搶修場景正在進行。
縣水務局水利勘測設計隊隊長李海平介紹,25日上午10點多,此處河堤出現開裂且決口擴大,附近村莊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險情危急,縣上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搶險工作,該局50多名職工迅速趕赴現場,與新興鎮干部、沿線群眾一起搶險。由于決口處越來越大,300多人當天采用沙袋堵缺口、十余臺機械加固沙堤、打樁鉛絲籠相結合的多種辦法,緊急搶堵缺口、全力搶修被毀河堤。當晚洪水不斷上漲,搶險隊伍擴大到五六百人,在車燈和手電筒的照明下一直干到26日凌晨3點多,才基本堵住決口,初步保住了河堤邊的農田和村莊安全。期間,縣領導多次趕到現場指揮,現場總負責董德福局長一直在帶動大家搶險苦干。經過兩天一夜的搶修,險情基本排除,搶修工作還在攻堅階段,歷時30多小時,投入800余人次,墊筑100多米長沙堤近萬立方,確保了行洪暢通和村子安全。
新興鎮李溪源鎮長對記者說:“險情出現后,鎮上很快組織上百名鄉村干部,發動十甲、坡下王、三合等村的100多名沿線群眾投入搶險,裝沙袋、編鉛絲籠、填防洪石等,苦干到凌晨兩三點才休息。現在除了在這邊堵決口修沙堤,還在河對岸疏通河道清理沙堆,疏堵結合緩解河水對新筑沙堤的沖刷壓力。在大家晝夜不停的奮力搶修下沙堤筑起來,安全有保障了。”
滔滔肆掠的河水邊,頑強抗爭的人們勝利了!
◎現場二:
搶通損毀磐溫公路
27日,在磐安鎮境內損毀的磐溫公路搶修現場,鏟車機械、運輸車來回忙碌,搶險的人們拿著鐵鍬、沙袋不停地裝沙填筑,整個現場緊鑼密鼓。
正在搶修的幾位村民說,21日以來,附近多條道路水毀嚴重,尤其25日,磐溫公路在尉家溝段路基邊坡坍塌、懸空20米長、半幅道路被水沖走,張家溝段的路面上水翻翹、路基沖斷幾十米長,周圍農田遭毀,交通中斷。災情就是命令,縣交通局和磐安鎮迅速啟動防汛抗洪搶險應急預案,緊急調集挖掘機和鏟車等設備、組織上百干部和群眾組成搶修隊全力搶修,同時在水毀處設立標識及時預警,確保安全。通過大家加班加點的奮戰,現在道路墊補起來基本能通行走人了,但搶修填筑的砂石路基不能長久,施工人員和機械正在抓緊清理、修復和加固,要盡全力把道路修筑牢固。
◎現場三:
緊急轉移村民
25日,古坡鄉深峴子村北坡局部發生山體滑坡,村民馬金奎家房屋裂口、墻倒梁塌,7間房屋嚴重受損,他家上方的4戶鄰居家房屋也出現開裂,安全受到威脅。在不斷翻翹下移、裂口加劇的院子里,鄉村干部火速幫助馬金奎一家緊急轉移,并幫其搶救出物資,在安全的麥場地帶搭建起救災帳篷,幫助其渡難關。
另外該鄉大溝門村發生嚴重的山體滑坡,3戶20余間村民房屋被毀,因預警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至26日,全鄉1千多戶7千多人不同程度受災,倒塌房屋26戶74間,嚴重損毀85戶234間,道路沖斷60余處,塌方或其他隱患點60處,農作物受災650畝。目前該鄉集中安置40戶200余人,正在全力搶修道路、通信、電力等。
◎現場四:
村民積極自救搶險
7月21日傾盆暴雨后,大像山鎮白云村張永忠弟兄家房屋倒塌,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白云村文書浦智鵬說,近期持續強降雨造成村內4戶房屋嚴重受災、2戶一般性受災。村干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處置險情,已妥善轉移安置了災民。至23日,大像山鎮轉移群眾56戶208人,房屋倒塌56戶85間。
白家灣鄉223戶700多間房屋受災,轉移安置41戶221人,暴雨沖毀排水渠3900米、通村路35010米。三十鋪村段南嶺渠主渠道積水嚴重,渠下5戶群眾遭受威脅及時轉移,西梁小溝門村42戶131間房屋受災,暴雨沖毀通村路1900米,鄉村兩級轉移安置了受災戶,目前正在組織村民自救搶修。
大莊鄉284戶1281間房屋嚴重受損或倒塌,70%的農作物受災,道路被毀嚴重,該鄉利用村陣地安置群眾12人,發放帳篷34頂,組織人力、鏟車、三輪車搶修了受損道路。目前有400多名干部群眾堅守在搶險一線。
新興鎮倒塌房屋68戶143間,房屋裂縫47戶117間,金渭公路十甲段山體滑坡1600多方,道路中斷2天,甘通公路康家灘處水毀嚴重道路中斷,經組織沿線群眾,現均已搶通;另外,六峰鎮倒塌房屋23戶61間,嚴重損壞37戶174間,武家河鄉31戶房屋倒塌,42戶出現裂縫,還有八里灣鄉、謝家灣鄉、金山鄉……
除此之外,全縣12條公路、幾十處堤防灌渠嚴重受損,涉及15鄉鎮數百村莊幾十萬人口。在無情的災害面前,全縣干部群眾堅強不屈、眾志成城,正在努力奪取搶險救災的全面勝利。
持續的暴雨洪災加上震災,致使甘谷城區內澇,鄉村房屋倒塌、道路塌陷、河堤損毀、山體滑坡、電力中斷……在嚴重的災情面前,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挺起胸膛,在暴風驟雨中奮勇搶險、捍衛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