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遠鎮:“雙聯”幫扶催生山村新蛻變
春華秋實,注定是收獲的季節。而今年,位于甘谷西北部安遠鎮的蔣山村,又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
往年,這個時候都是農民們最閑息的時候,曬著太陽,或三五成群,議論著…下棋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的號角響徹隴原大地,冀城大地如沐春風,已入仲秋的蔣山村,山溝小道,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隆隆的機械聲、歡快地說笑聲打破了昔日山鄉的沉寂。
(投資210萬元的南城村至蔣山村張家山組6公里水泥硬化路進入掃尾階段)
蔣山村地處安遠鎮淺山干旱區,有431戶1873人,耕地面積5136畝。山高坡陡,十年九旱,尤以張家山組“風高土燥”,固有“種了一斗子、收了一抱子、打了一帽子”的言語在當地流傳。現實,咄咄逼人,幫扶該村的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衛東和村民們十分清楚,走出一條脫貧致富之路,必須做好“山”的文章,靠山修田,靠山增收,靠山致富,營造一方新的山水。
說干就干,雷厲風行。至采訪時,投資20萬元的梯田建設正在緊張施工;投資210萬元的南城村至蔣山村張家山組6公里水泥硬化路進入掃尾階段;水壩工程已經全部竣工;500株優質蘋果苗木在特困戶農田里隨風搖曳,憧憬著“致富”花朵的如期綻放……一篇描繪山鄉巨變的畫軸已徐徐展開……
(安遠蔣山村支書王福利接受記者采訪)
安遠鎮黨委書記頡希武介紹道,“雙聯”行動開展以來,鎮上以幫辦實事、幫辦好事為出發點,針對各村各戶實際對癥下藥,在貧困村積極實施了產業、項目、文化等幫扶和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了一大批制約群眾發展的難題。
安遠蔣山村支書王福利說,“市政法委的干部們不僅幫村民水泥硬化了通村公路,在看到歪舊的村小學后,就順應群眾愿望,爭取項目修建新的村小學,解決了孩子們上學的安全問題。”
(新修的老莊村小學建設現場)
安遠老莊村民王增福對記者講到,聯村聯戶的干部來之后,水泥路全部通到門上了,家家戶戶的門前面全部硬化了。現在又要修學校,好的很,孫子念書的問題解決了,現在可以放放心心的送他上學了。
自雙聯工作開展以來,幫扶單位和幫扶干部在基礎建設、產業扶貧和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幫助群眾渡難關、解難題、謀思路,不斷推進“雙聯”行動向縱深發展,老百姓邁向小康的步伐更加堅定了。
(老莊村民王增福正在新建的老莊村小學現場接受采訪)
不光在蔣山、老莊村有這樣的變化,在史川村,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衡彬先后兩次到聯系村實地走訪,認真查看了村上和戶上的情況,積極爭取資金13萬元,在史川村新建村級活動場所132平方米,村級文化廣場1380余平方米。并多次深入到史川、河灣兩村,舉辦座談會、走訪農戶、書畫活動等活動。
安遠鎮社區支部書記席虎太說,“在有市、縣23個單位幫扶的35個特困村,及市、縣、鎮312名干部幫扶的1002戶特困戶,實實在在的幫扶讓他們逐漸認識到發展的硬道理,憧憬著對辛福生活的向往。下一步,我鎮將以8個全覆蓋和5件實事為重點,認真落實我鎮的雙聯工作,爭取在人民群眾生活改變,村容村貌整治和城鄉基礎建設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南城至蔣山村村通水泥路)
至目前,安遠鎮借助“雙聯”的東風,共爭取市、縣單位幫扶項目9個,總投資達到680萬元;全面落實“八個全覆蓋、五件實事”,在王馬、店子兩村建立金融服務點兩個。尤其是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衛東在雙聯活動中為蔣山村爭取到了道路、梯田、水池水壩等項目,為老莊村爭取到了學校和道路硬化、果園建設等項目,其中,昊峰集團董事長程俊峰在雙聯活動中為該鎮捐款100萬元用于蔣山村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建設。這些義舉不僅造福了一方百姓,也為全鎮雙聯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隨著“雙聯”行動一項項幫扶計劃的實施,一個個偏遠、貧困的小山村道路硬化了,家園變美了,產業變強了,它們正用新的蛻變闡釋著“雙聯”帶來的好處。
(蔣山村安全飲水工程水壩建設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