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書記訪談:
薛希武:夯實農業基礎 加快村鎮建設
近年來,安遠鎮以“改善農業條件夯基礎,調整種植結構增加收入,加快村鎮建設求發展”為總體思路,以“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目標,深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有力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何繼續夯實基礎,加快發展步伐,關系著今后全鎮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大計,對此,記者近日專訪了安遠鎮黨委書記薛希武。
記者: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安遠鎮是如何夯實農業基礎,最終達到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標?
薛希武:安遠鎮自古是絲綢之路重鎮,是甘谷縣的北大門,由于受山多川少、干旱少雨的自然條件限制,農業成了全鎮發展的重點、也成了難點。鎮上以當地實際出發,大力發展以雙壟溝玉米為首的旱作農業,加強農業基建建設力度,今年剛入秋就推梯田、全面展開了秋覆膜工作。
今年鎮上在后川流域種植雙壟溝玉米1萬畝,在王窯、張家山等村新修梯田7200畝。規劃2013年雙壟溝播玉米種植21000畝,目前,已完成秋覆膜12000畝,今年新建果園4500畝,全鎮果園面積達30000余畝。
(王窯等村萬畝秋覆膜現場)
記者:在不斷加強旱作農業發展的同時,全鎮把改善基礎設施放在了發展的重點位置,鎮上是如何協調項目改善交通、住房等基礎條件的?
薛希武:全鎮共完成基礎設施建設25項,完成投資近2000萬源街。其中,新修散渡河提防工程7公里,已完成工程量90%,硬化通村道路32公里,新建沼氣127口,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175戶,基礎設施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近年安遠鎮在完善鎮區功能,提升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小城鎮對周邊的輻射帶動和示范效應的同時,不斷加強文化建設,弘揚安遠傳統文化、創新新型文化、普及農家書屋、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村村通水泥路)
記者:近年來,城鄉一體化建設在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安遠鎮是如何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的?
薛希武:我鎮按照“一中心廣場、兩小區、兩市場、四條路”的城鎮規劃,新建燈光球場一處,鎮區排洪項目已完成前期規劃和設計,綠化、亮化、美化工做同步推進。至目前,鎮區規模由原來的0.5平方公里擴展到現在的2平方公里,鎮區功能逐步完善,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
近年來,安遠鎮鎮區功能逐步完善,并創新社會管理機制,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重點,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率先在全縣成立了鎮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和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辦公室。全鎮養老保險基金已收繳90%以上,合作醫療基金收繳完成95%以上,“戶戶通”工作全面完成。以創建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為契機,計劃生育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年內新建北川、史川兩個婚育文化大院。老莊小學已開工建設,鎮區公立幼兒園建設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
(安遠鎮北川村文化廣場)
記者:聯村聯戶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安遠鎮是怎樣深入實施“雙聯”行動,改善民生,促進發展的?
薛希武:“雙聯”行動開展以來,我鎮共爭取市、縣單位幫扶項目9個,總投資達到680萬元;全面落實“八個全覆蓋、五件實事”,在王馬、店子兩村建立金融服務點兩個。尤其是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衛東在雙聯活動中為蔣山村爭取到了道路、梯田、水池水壩等項目,為老莊村爭取到了學校和道路硬化、果園建設等項目,為全鎮雙聯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昊峰集團董事長程俊峰在雙聯活動中為我鎮捐款100萬元用于蔣山村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建設。
(散渡河安遠段河堤治理工程)
記者:采訪最后,談談今后工作打算,鎮黨委班子如何帶領全鎮干部群眾向更高的目標奮斗?
薛希武:下一步,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將繼續按照全鎮總體工作思路,搶抓機遇,扎實工作,重點在優勢產業、基礎設施、民生保障和小城鎮建設上下功夫;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創新社會管理,統籌城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