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3/BeyondPic/2012-5/29/IMG_7734.jpg)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有效做好雙聯幫扶工作,滿足困難群眾學習技能,脫貧致富的愿望,5月28日,甘谷縣組織首批“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幫扶行動貧困家庭子女踏上前往山東技校學習的征程,這一舉措標志著該縣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再出實招、再添實效。
甘谷縣委副書記趙曉東、縣委常委、副縣長徐忠民出席歡送座談會,縣人社、扶貧、財政等“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成員單位負責人及28名赴山東學習貧困家庭子女參加歡送儀式。
![](/Files233/BeyondPic/2012-5/29/IMG_7754.jpg)
趙曉東說,“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縣委、縣政府立足聯村幫扶,聯戶對結,為民富民的美好愿望,深入了解全縣各貧困村、特困戶迫切要求,組織28名貧困家庭子女外出學習立身技能、致富技術,這是黨委、政府關心群眾冷暖,化解群眾疾苦的重要舉措。希望赴山東學習技能的廣大貧困家庭子女能時刻心系家鄉父老,牢記學習使命,充分發揚甘谷學子勤奮踏實、活潑向上的優良作風,力爭學到真本領、真本事,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使家鄉致富的致富能手。
趙曉東要求,各相關部門要做好赴外地學習技能人員的行程安排和學校銜接工作,建立人才培訓檔案和相關信息記錄,跟蹤做好受培訓人員學習狀況和今后工作情況,適時反饋有關信息,確保輸送貧困家庭子女赴外地學習技能工作取得實效。
![](/Files233/BeyondPic/2012-5/29/IMG_7702.jpg)
徐忠民說,來自各鄉鎮的28名貧困家庭子女,是縣委、縣政府在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從各貧困家庭中了解到的想干事、會干事、能干成事的可造人才,作為全縣“首批”輸送外地學習技能的學員,應該時刻牢記使命,不負家鄉人民的厚望。
今年以來,甘谷縣以“再強措施 再添干勁,再加實效”作為深入推進幫扶行動的要求,本著真幫實扶見行動、為民富民有變化的思路,深入了解貧困家庭幫扶難、致富更難的“苦怨”,經過多部門調研、多渠道了解,首批篩選出28名急需解決升學就業難題的貧困家庭子女,由政府出資赴山東藍翔等知名職業技能培訓院校學習一技之長和致富本領。
![](/Files233/BeyondPic/2012-5/29/IMG_7729.jpg)
甘谷縣大像山鎮東關社區黃家窯自然村是“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幫扶村之一。該村青年姚強的家庭也是特困戶,姚強本人初中畢業后一直外出打工,由于文化程度低,沒有一技之長,只能靠打零工賺錢,收入很低,全家都希望他能學習個技術,改變貧困面貌。自“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幫扶干部了解到這種情況后將他納入政府出資培訓計劃,姚強說:“我初中畢業后一直想學技術、賺大錢,可目前連學費掏不起,后來幫扶干部幫我報了名,自己不掏一分錢,還去外地名校學習,別提我心里有多高興了”。
![](/Files233/BeyondPic/2012-5/29/IMG_77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