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谷縣因地制宜,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品牌效益,采取多種扶持方式,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加快了富民強縣步伐。
注重蔬菜精細栽培,提高渭河川道區土地單位產值。依托渭河流域土地肥沃、灌溉條件便利的優勢,堅持實施“西優、東移、北擴、南進”的蔬菜發展戰略,著力發展設施蔬菜,初步形成了磐安燕家村反季節大棚韭菜栽培模式、渭北五村精細菜套種栽培模式等特色鮮明、集中連片、規模較大的八大蔬菜種植模式;扶持培育了燕家韭菜、雒家大蔥、甘谷辣椒等名優蔬菜商標品牌。截至目前,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21萬畝左右,實現產值4.9億多元。
加大果椒種植力度,提高南北淺山區土地利用價值。縣財政堅持每年安排150萬元專項資金,補助苗木款,扶持發展果椒產業。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果椒面積53.54萬畝,形成了“五帶一片”發展格局。“五帶”即渭北新興鎮渭水峪村至磐安鎮謝家坪村果椒帶;渭南六峰鎮武家灣村至磐安鎮劉家墩村果椒帶;散渡河流域新興鎮永安村至大莊城子村果椒帶;清溪河流域安遠鎮董川村至禮辛鄉寨子村果椒帶;山莊川流域大石河南村至謝家灣鄉李家溝村果椒帶。“一片”即八里灣、金山淺山地區片狀果椒基地。“甘谷蘋果”以其優質口感獲消費者普遍青睞,今年總產量達10萬噸,實現產值2.2億元;今年花椒總產量達6000噸,實現產值1億元,每畝至少為群眾創收3000元。
鼓勵規模化養殖,扶持發展生態養殖。按照“統一規劃、集中建設、分戶飼養、配套服務”的原則, 在經濟基礎相對較好的地域重點發展豬、雞、奶牛產業,積極建設經濟、高效的養殖小區,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形成“龍頭企業+小區+養殖戶”的經營模式,促進養殖業規模化、專業化、生態化、高效化發展。累計建成弘宇、豐裕、福慶等標準化養殖小區72個、規模養殖場120個,全縣畜禽年飼養量達到266萬頭(只),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31474噸、4920噸、638噸。
加強扶持指導,提高勞動力充足鄉村勞務效益。在新疆、北京等地建立勞務輸轉基地, 縣鄉成立勞務辦(站),各村發展勞務經紀人, 開展需求調查、勞務考察、技能培訓、輸轉服務、回訪對接等工作,成功注冊“伏羌商人”、“伏羌麻編人”等勞務品牌,提高了勞務輸轉知名度,擴大了就業市場,增加了勞務收入。全縣年輸轉勞動力13萬人次以上,年創勞務收入10億元以上,勞務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