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甘谷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地實施“強農、重工、活商、興教”戰略,圍繞建設“一城、三園、四基地”的總體布局,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規;⒊青l一體化建設步伐,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上半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4.32億元,同比增長11.5%;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57億元,同比增長23.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億元,同比增長6.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億元,同比增長22.4%;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400元,同比增長13.8%;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839元,同比增長20.2%。
從即日起,本網特推出2011年重點工作系列報道,綜合反映農業、工業、商貿業等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進展情況,旨在使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再添措施,再鼓干勁,順利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養殖小區引領甘谷畜牧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近年來,甘谷把建設規模養殖小區(場)作為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和推進現代畜牧業建設步伐的重點工作,通過狠抓畜牧重點工程建設,強化科技服務,加強行政執法,轉變生產方式,大力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畜牧產業有了快速發展。
——政府引導推動,為小區(場)建設提供良好環境。為了加快發展規模養殖步伐,甘谷把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建設作為推動畜牧業生產方式,轉化加快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的主要工作來抓,畜牧部門和各鄉鎮黨委、政府廣泛宣傳,落實責任,加大投入,在全縣迅速掀起建設養殖小區的熱潮。
(正在建設的康源養殖場)
——堅持科學規劃,為小區(場)建設提供標準藍圖。該縣結合省、市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建設標準,制定了《甘谷縣養雞小區(場)建設與管理規范》、《甘谷縣養豬小區(場)建設與管理規范》、《甘谷縣養牛小區(場)建設與管理規范》。針對全縣畜禽存欄結構和飼養方式的不同,因地制宜,按照“以渭陽標準化養殖示范園為中心,以渭河沿岸和散渡河、清溪河沿岸為主線,在東北片發展豬產業、西北片發展雞產業、南山片發展牛羊產業”的畜牧業產業布局,為每個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從場地選址、建設規模、圈舍建筑、功能布局、防疫設施、排污設施等方面進行現場規劃設計、繪制圖紙,力求標準化、規范化。
(正在建設的三合千頭牛場)
——整合各類資金,為小區(場)建設提供資金保障。采取以企業、農戶投入為主體、項目整合為補充、政府投入為引導的投資機制,今年以來,縣上整合退耕還林后續產業暖棚養畜項目資金150萬元,安排養殖業扶持資金200萬元,協調養殖貸款2000多萬元,落實婦女發展養殖業小額貸款1500萬元,群眾自籌2648萬元,共整合資金6495萬元用于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ㄕ诮ㄔO的新興鎮千只羊場)
——全程跟蹤指導,為小區(場)建設提供技術保障。該縣抽調技術干部30人(次)下派到新建的6個養殖小區、9個規模養殖場進行蹲點指導和跟蹤服務,為每個小區(場)進行現場勘查和繪制圖紙,給養殖戶講解和指導養殖技術,長期指導小區(場)的修建和上養工作,幫助小區(場)建立飼養、消毒、免疫、無害化處理等各項制度,做到標準化、規范化的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亂修、亂建、亂排、亂放現象。
。ǹ翟答B殖場兔舍)
——樹立規范典型,為小區(場)建設提供標準模板。該縣確定豐裕養殖有限公司、弘宇養殖科技示范園為全縣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場,并組織新建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的負責人和技術骨干到兄弟縣區和本縣標準化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參觀學習、探討建設經驗,提高對建設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的認識水平,通過示范引導、典型帶動,有效促進全縣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建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也為今后發展規模養殖提供標準模板。
——推行健康養殖,為小區(場)建設提供安全保障。新建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要嚴格堅持“六分離六配套”的原則,即人畜分離、配套建設綠化帶;雨污分離、配套建設明暗隔離溝;糞尿分離、配套建設沼氣池、貯糞池;母仔分離、配套建設仔豬保育欄、隔熱頂;料水分離、配套建設自動喂料箱、飲水器;病健分離、配套建設消毒池和隔離舍。并對以建成的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進行標準化改造,初步實現良種、良舍、良法、良料、良防、良銷“六良”的建設目標。針對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飼養規模大、糞便排放量大、污染處理難等問題,我縣春秋兩季動物防疫工作開始時,優先為小區(場)發放防疫藥品和消毒藥等防疫物資,并在小區(場)內確定專人進行防疫和消毒工作。
截止今年上半年,甘谷新建新興鎮三合千頭牛場、嘉禾千只羊場、金山鄉永興萬頭豬場、磐安鎮海珍萬頭豬場、新興鎮康源養殖場、大石鄉丁建喜養殖場、大石鄉王萬家養殖場、禮辛鄉劉小平養殖場、白家灣鄉張虎求養殖場9個規模養殖場,新建八里灣鄉張家莊養豬小區、謝家灣鄉張家溝養殖小區、大像山鎮豐鑫養殖小區、六峰鎮虎平養殖小區、西坪鄉馬家灣養殖小區、大莊鄉朱權養殖小區。建成后預計年可出欄肉豬25800頭、肉羊3000只、商品兔5萬只,飼養奶牛1000頭、蛋雞5000只。畜禽總飼養量達到229.36萬頭(只),其中:豬、雞、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69.35萬頭、150.95萬只、3.4萬頭、5.66萬只;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22561噸、3460噸、415噸,全縣共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71個,規模養殖場120個,發展規模養殖戶14590戶,養殖專業村100個,扶持發展畜牧龍頭企業11家,登記注冊養殖專業合作社10個,畜牧業呈現出散養戶逐年減少,養殖規模逐年增長,產業格局逐步形成,發展模式逐漸豐富,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的總體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