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甘谷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地實施“強農、重工、活商、興教”戰略,圍繞建設“一城、三園、四基地”的總體布局,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規模化、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上半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4.32億元,同比增長11.5%;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57億元,同比增長23.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億元,同比增長6.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億元,同比增長22.4%;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400元,同比增長13.8%;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839元,同比增長20.2%。
從即日起,本網特推出上半年亮點工作系列報道,綜合反映農業、工業、商貿業等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進展情況,旨在使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再添措施,再鼓干勁,順利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甘谷縣水利發展再掀高潮
今年以來,甘谷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實施意見》,搶抓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國務院支持甘肅發展47條三大機遇,統籌民生水利、資源水利、生態水利,以保民生、促民富為出發點,狠抓“農村飲水安全、小型農田重點縣、中小河流治理、灌區節水改造、山洪災害防治”五大工程建設,全縣水利事業發展再掀高潮。
![1.jpg](/Files226/BeyondPic/2011-7/30/11073010214f11fd98f8259faf.jpg)
今年,甘谷縣水利工程建設共8項,項目總投資27431萬元,其中續建項目5項,涉及項目14315萬元;新建項目3項目,涉及項目建設資金13116萬元。
1、甘谷縣西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目前,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完成投資8320萬元。入戶工程已完成79個村21762戶110865人,占規劃人口的74%,占省廳下達人口的102%,其中已實現通水51個村17499戶78744人,占規劃人口的52%,占省廳下達投資人口的72%。
![2.jpg](/Files226/BeyondPic/2011-7/30/1107301021ed2a88f52f0bc591.jpg)
2、甘谷縣散渡河口至渭水峪大橋渭河堤防工程。省水利廳、省改委于以甘水發[2009]420號文對該工程進行了批復。工程批復總投資897萬元,其中省發改委安排以工代賑資金補助700萬元,市縣自籌197萬元。新建渭河堤防6.83公里,沿堤建筑物巡堤踏步5處。目前,工程堤基開挖與堤身填筑已全部鋪開,共完成土方30萬m3,占工程總量的90%,完成混泥土澆筑119250m3,占工程總量的70%,完成投資800萬元。
![3.jpg](/Files226/BeyondPic/2011-7/30/11073010219e5d86fc3969a9d5.jpg)
3、甘谷縣2010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工程。省水利廳、省財政廳以甘水發【2010】690號文批復,項目批復總投資1993.06萬元,計劃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16項,其中:新馬、朱林、中渠灌區渠系配套改造工程3項、田間渠系配套工程12項、新建謝家灣鄉劉家河灣(大道坡)小型提灌工程1項。該工程于今年3月開工建設。截止目前,新馬渠開挖渠道5.5km,襯砌漿砌塊石渠道長2.1km;大道坡提灌工程:一級泵房進水前池完成,泵房基礎正在砼澆筑;朱林渠:土方開挖渠道長3.5km,襯砌渠道長2km;中渠:土方開挖渠道長6.7km,襯砌渠道長5km。
4、甘谷縣渭豐中渠進水口及渭豐干渠改擴建工程。省發改委以甘發改賑遷【2010】1627號文批復,總投資972萬元,計劃修建溢流壩一座,泄水沖沙閘一座3孔;進水閘2處;修建新老渠首銜接引水渠道(箱涵)1.195km,同時對渭豐渠干渠10.75km渠道進行襯砌及建筑物改擴建。目前,渠首工程完成土方開挖17367m3,占任務的80%,溢流壩完成壩體砼澆筑,進退水閘完成基礎開挖,閘底板一下砼澆筑完成,完成投資350萬元。
5、甘谷縣安豐渠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省水利廳、省財政廳以甘水發【2010】484號文批復,總投資496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是:襯砌總干渠1條6.155km;新建、維修各類渠系建筑物99座,其中:隧洞8座1.901km、渡槽12座0.144km、跌水5座、分(退)水閘10座、車橋50座、量水堰6座、斗門8座。目前,正在建設中,共計開挖渠道5km,襯砌渠道4km。
![4.jpg](/Files226/BeyondPic/2011-7/30/1107301021cf245bb4e481db4c.jpg)
6、甘谷縣東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概算總投資7630.25萬元,計劃新建大口井6眼;建水廠管理房1座,安裝加藥機3臺,建一、二級泵房各1座,凈水車間1座,清水池1座,高位水池3座,村級調蓄池65座,埋設水廠至高位水池鋼管16.980km,埋設配水干支管167.380km,村級管網1480.549km,建各類閥門檢查井384處,戶用供水栓22559處,集中供水栓75處,架設10kv線路12.4km, 0.4kv線路4km。5月24日對該工程進行了招投標, 6月21日正式開工建設。
![7.jpg](/Files226/BeyondPic/2011-7/30/1107301021c03f1727ccef65c6.jpg)
7、甘谷縣茍家鐵路橋至渭水峪峽口渭河堤防工程。省發改革委以甘發改農經【2011】334號文批復,批復總投資3488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治理渭河堤防長度24.9km,新修堤防19.5km,修建散渡河等支溝延伸防護堤500m。配套建筑物設置41處排洪涵洞,建巡堤踏步20處。5月24日對該工程進行了招投標, 6月21日正式開工建設。
![8.jpg](/Files226/BeyondPic/2011-7/30/1107301021d06b1d887d803c0e.jpg)
8、甘谷縣2011年重點縣項目。省水利廳、省財政廳以甘水農水發【2011】195號文批復. 批復總投資1998.55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項目25項,田間渠系配套工程4項、集雨灌溉節灌工程5項、新建小型提灌工程8項、新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8項。該工程涉及安遠、新興、大石3個鄉鎮17個村43566人。5月24日對該工程進行了招投標, 6月21日正式開工建設。
![9.jpg](/Files226/BeyondPic/2011-7/30/1107301021e251d1945aa248be.jpg)
在工程建設上,全面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施工合同制、質量終身責任制、建設監理制等各項制度。一是規范建設管理。對于每一項工程,從設計到竣工的各類材料,都建立了電子檔案。消除了以往帳務與決算嚴重脫節的現象,做到了竣工決算與財務報帳憑據相一致。二是規范施工程序。對于每一項已開工的項目,組織施工技術人員從零做起,從每一個施工環節的隱形工程、施工過程入手都拍攝了照片存檔,同時將各個施工環節的監理報告裝入檔案,做到所建成的工程施工程序合理、檔案齊全。三是督促工程進度。為了確保在建工程的施工進度,縣上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隨時督促檢查,技術人員常駐工地監督,按照工程建設工期,有計劃地安排督促施工隊,確保工程按期完成。四是監督工程質量。監理人員堅守施工第一線,對于每一個環節的施工質量都進行監理,不符合設計要求的一律返工,直至達到標準,確保了工程建成一處,達標一處,受益一處。
![11.jpg](/Files226/BeyondPic/2011-7/30/1107301020faeaa453f62018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