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舊情難繼,甘谷男子王世全竟瘋狂行兇,報復殺人,殺妻兒、弒老父連害三命。
人們在關注案件本身的背后,“心理亞健康”這一現象再次為人關注。處于亞健康狀態的灰色人群如何加強自我防范,及早走出“亞健康”困惑引人深思。
血案震驚縣城
11月4日,走在甘谷縣城寬敞的馬路上,秋末的太陽穿過薄薄的云層暖暖地照著。
這一天,雖然距離甘谷“10·21”特大殺人案發時間已整整兩周,但人們對此案的關注并未消減。“才33歲啊,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那么好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總感覺像做夢似的!”文文的一名同事深感婉惜地說。連日來,無論與文文認識與否,凡是知道此事的人都在議論。
文文是“10·21”案中的一名遇害者,生前在縣直某單位上班。去年9月,由于夫妻感情不和,她和丈夫離了婚,帶著不滿4歲的兒子一起生活,母子倆暫時借住在孩子舅舅一套閑置的房子里。
案發當天下午,遠在外地上班的孩子舅舅突然接到一條“姐姐”發來的信息,大意是:“家里老人以后就全托付給你了,我的事你們不用操心,我可以解決!”接到這個莫明其妙的信息,文文的弟弟百思不得其解。過了一會兒,他撥通姐姐的電話,但電話一直沒有人接。他突然覺得情況不妙,連忙給在縣城上班的媳婦打了電話,讓她回去詢問詳情。
文文的弟媳火燒火燎趕到文文家時,一切都晚了!姐姐和小外甥一動不動躺在家里,怎么都叫不醒。弟媳一邊撥120求救,一邊轉告了家人。
經縣人民醫院急救人員診治發現,兩人早已無生還希望,母子倆猝然離去,令家屬悲痛欲絕。
當晚6時許,母子倆在搶救前死亡,縣醫院向甘谷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及時報案。
而在兩小時前,甘谷公安局姚莊派出所接到縣中醫院報案,該院職工王世全持充氣筒外殼將醫院財務科工作人員林哥等3人打傷,其中林哥顱內出血昏迷不醒。幾分鐘后,仍在醫院逗留的犯罪嫌疑人王世全被縣公安局民警控制。案件調查隨即展開。
民警調查走訪意外發現,死者文文母子竟是行兇者王世全的前妻和兒子。這讓辦案民警心頭疑團頓起,兩起貌似無關的案件也因與王世全有關而變得撲朔迷離。
據調查,犯罪嫌疑人王世全現年36歲,出生于甘谷縣新興鎮磐石村,17年前,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含辛茹苦一手將他和弟弟、妹妹拉扯養大,案發前,他是縣中醫院職工。
案發當晚8時許,當民警趕到磐石村犯罪嫌疑人父親住處外圍走訪時,竟發現王世全年屆六旬的父親也慘死家中。
短短一個下午,兩案3條人命突兀消失,而另一案受傷人員仍在搶救當中。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在縣城炸開了鍋。
復婚遭拒釀血案
案件立即引起甘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上領導責成縣公安局迅速破案。
案發當晚,由甘谷公安局局長柳潤泰任組長,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柴全明、縣公安局副局長牛衛忠任副組長的“10·21”特大殺人案專案組成立,10月22日,在調查取證的基礎上,辦案人員將三案并案偵查。
從案發當晚至22日夜間,犯罪嫌疑人王世全面對民警訊問始終一言不發。扛了一天一夜后,終于頂不住巨大的心理壓力,如實交代了他連殺父親和妻兒3人后又打傷3名同事的作案過程。據王世全交代,他殺害前妻和兒子的動機竟是他向前妻提出復婚的要求遭到拒絕。更為殘忍的是,在扼頸致死前妻的過程中,年僅4歲半的兒子在一旁不停哭鬧,也遭遇父毒手。掐死母子倆后,他又拿起前妻的手機,模仿前妻的口吻給妻弟發去信息,之后趕到老家和單位繼續行兇。
辦案人員告訴記者,“以往案件發生后,我們都是結合現場人證、物證,根據掌握的嫌疑對象進行調查排摸,以證據鎖定人犯,尋找案件突破口,也就是由案到人的過程。而此案卻剛好相反,嫌疑人先到案,同時也交代了作案事實,可其作案過程的一系列證據在哪呢?”專案組成員明白,口供隨時都有可變性,只有找到證據,案件才可成功告破!于是,圍繞嫌犯口供,展開搜集證據。“據調查,案發前,嫌疑人經常去前妻處探望孩子,可以說第一案發現場也是嫌犯常去的地方,因此現場發現嫌犯留下的痕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因此這種證據沒辦法作為定案的依據,從其他渠道著手,也使該案有些特殊。”專案組領導如是說。
據辦案民警走訪,案發前,文文曾給同事說過王世全提出復婚的事,她本想考驗一段時間再做打算,這種說法和嫌疑人交代的基本吻合。
同時經民警走訪,案發當天,嫌疑人在殺害老父后,還從容地到村里一家小賣部買了一包5元錢的香煙,然后騎車離去。在其父被害現場的炕洞里,警方找到了嫌疑人作案后脫下的血衣。尸檢結果為文文母子倆同為窒息死亡、其父失血性休克死亡。事件結論與嫌疑人交代的口供相互印證。案發10余天后,專案組終于對外宣布,“10·21”案件成功告破。“案子破了,按理說我們應感到高興才對,可這個案子的偵破猶如剝洋蔥,每向前一步,心頭就會增加一份酸澀。親兒的啼哭、老父的呻吟,都沒能挽回嫌疑人冷酷的心!”一名辦案民警說。
疏遠親情與人冷漠
11月4日,正是王世全父親遇害兩周的忌日。中午12時許,記者來到其家中發現,院內三四名親戚神情悲戚,死者已出嫁的女兒領著孩子正忙著祭奠事宜。
一名親戚告訴記者,死者在村里活了大半輩子,從來沒有和人紅過臉,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好人。十幾年前,老伴去世后,他一個人含辛茹苦將三個孩子拉扯成人。后來,孩子一個個成家立業,有了各自的生活歸宿,老人一直獨自生活。“老婆活著的時候,這家人雖說日子不寬裕,但也和睦。可從王世全的母親去世后,一家老小關系越來越疏遠。雖說家中距離縣城很近,但近些年來,子王世全基本不回家,連大年三十都是老漢一個人過,看著老漢孤苦伶仃的情景,我們心里也不是滋味。”
一個曾經和睦的家庭,一個既當爹又當娘的父親,為何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如此疏遠呢?死者女兒也不愿談及此事。當記者問起她哥與老父平時關系處得好不好時,她只說了句“不好”,便轉身離去。
磐石村村支書張忠娃說:“案發當晚6點多,由于王世全在縣城打了人,民警打電話讓我通知其父親陪被打傷的人去醫院治療,我來到他家卻發現房門緊鎖。我找了好幾圈沒找到,街坊鄰居也很納悶,都說老漢平時從來不串門。我感覺不對勁,將情況報告了公安局,他們派人來打開門一看,王老漢的頭和身體用被子緊緊裹著,已經沒氣了。”
張忠娃介紹,王老漢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好人,這些年來農忙時務莊稼,農閑時到磚瓦廠打零工,但家里經濟情況一直不太好,案發前住的幾間房子還是娃娃們小的時候蓋的。即使這樣,老漢仍很要強,硬是供兒子王世全上了中醫學校,當時在村里來說也算是光宗耀祖了。可也怪了,自打娃娃進城上學工作后,幾乎不回家。一次,問起王老漢兒子咋不來看他時,老漢只說:“兒子長大了,我管不住了,以后自己過自己的窮日子。”這其中到底有什么隱情,張忠娃也不清楚。
也有個別村民說:“聽說王世全在城里買房時借了點錢,曾問老父能不能幫助一點,老人當時沒給,原因是老人想把錢留給在外打工的二兒子成家,為此父子倆好像生過氣。”記者了解到,村里人還聽說王世全去年不好好上班,去城里辦事的村民曾見他留著長胡子在城里遛達。看見他這樣打扮,村民想,人家這是趕時髦,只是一笑罷了!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10·21”案件發生后,關于王世全緣何制造連環血案,縣城曾有人懷疑此人患有精神病,因為他近乎瘋狂的舉動常人難以理解。還有傳言,可能是工作不太順,王世全在報復行兇。一時間,各種說法四處傳播。但專案組民警告訴記者:他們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時心思縝密、思維清晰,作案過程絲絲相扣,作案動機也很明確,從多年的辦案經驗判斷,犯罪嫌疑人基本不存在精神病的可能。
當天下午,記者前往縣中醫院采訪時發現,只要問起關于王世全的事,無論是護士還是醫生,都告訴記者“不太清楚”、“我們不熟”、“不了解”。據了解,王世全性格較為孤僻,平時也沒什么朋友。近兩年,由于種種原因他壓根沒怎么好好上班,案發前一月才去單位,暫時做報紙收發工作,據說工作干得較為認真。
當天下午,記者趕到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看到案發時被王世全打傷的林哥仍處于緊張治療狀態。“我哥在醫院干了半輩子,從沒聽說得罪過什么人,和王世全也沒有任何過節,真想不通他怎么對自己的同事下這么重的手?”說起林哥受傷一事,其弟言語中透露著怨氣和不解。
打開心結避免悲劇發生
據了解,犯罪嫌疑人王世全中專學歷,受過專業教育,也曾有份體面的工作,理應能生活得安逸幸福,但為何會走上連害3條親人命條的路呢?“是否患有心理疾病,必須要專業鑒定部門鑒定后才能得出結論。由于沒有和當事人面對面進行交流,也無從判斷他心理健康與否。但我個人認為,兇手可能有一定的心結,羈絆已久,同時生性孤僻,不與人溝通,長時間把自己封閉在自我世界里,久而久之,導致其心理狀態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如果他能早些認識到這一點,多和同事溝通,或者及時咨詢心理醫生,也許這種悲劇不會發生!”一名心理醫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一種心理狀態,它既不屬于正常心理,但也未達到心理疾病的程度,是正處于心理因素擾亂的狀態,這就是亞健康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尤其在社會、家庭、工作等壓力紛至沓來之際,人的精神和心理狀態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擠壓,顯得尤為明顯。”一名醫生說。
據其介紹,生長環境,性格變化、工作狀態、家庭模式等,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產生著一定的作用,如果自我感覺長時間處于壓抑狀態時,一定要尋求正確途徑排遣抑郁,否則就會出現易躁、焦慮、失眠等癥狀,一旦這種癥狀長時間存在,人的心理就會進入亞健康狀態。
結合心理亞健康對人的危害程度和如何防范,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侯愛國說:“亞健康心理雖然達不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和診斷標準,但對工作、生活、學習和健康有一定危害。處于亞健康心理的人,常無力自拔,需要人們更多的理解、關愛和精神幫助。如果亞健康心理程度重,持續時間長,自己解決困難,對心身就會有較大危害,這時應該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