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16/BeyondPic/2010-6/13/20106131191522.jpg)
6月12日-13日,全省地膜小麥觀摩會在甘谷縣召開。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糧食處主任劉彭濤,省農牧廳科教處處長陳士輝、財務處處長馬再興、農經處副處長范瑞雪、種植業管理處副調研員李秀成,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牛俊義,甘肅省農科院生物技術所所長、研究員羅俊杰,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李福,天水市農業局局長劉來生、副局長王全保,甘谷縣委書記王子生、縣長賈忠慧、縣委副書記申君明、縣人大副主任張學林、副縣長潘慧琴、縣政協副主席李緒昌等領導出席了會議。天水、平涼、慶陽市農技中心(站)主任(站長),甘谷縣、秦安縣、武山縣、秦州區、麥積區、清水縣、張家川縣、靜寧縣、莊浪縣、環縣農技中心(站)主任(站長)和技術骨干共40多人參加了會議。
12日,觀摩團一行先后深入甘谷縣大石鄉黃坪村、丁窯村、咸川村等就全膜覆土穴播小麥示范現場、免耕多茬種植模式示范現場、全膜覆土穴播小麥與露地小麥對比示范現場進行了觀摩。
![](/Files216/BeyondPic/2010-6/13/20106134271661.jpg)
13日,召開了地膜小麥觀摩會議。總結了2010年全省全膜覆土穴播小麥示范推廣情況、交流推廣經驗,安排部署了2011年全省地膜小麥推廣任務。會議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李福主持,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糧食處主任劉鵬濤及省農牧廳科教處處長陳士輝、財務處處長馬再興分別作了講話,甘谷縣委副書記、縣長賈忠慧致辭,甘谷縣和靜寧縣作了典型發言。
![](/Files216/BeyondPic/2010-6/13/20106137757073.jpg)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糧食處主任劉鵬濤講話)
劉鵬濤在講話中高度評價甘谷縣全膜覆土穴播小麥技術推廣工作,認為該項技術是農民群眾和廣大農技推廣人員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旱作農業的發展,今后要繼續完善技術規程,加大適宜區的示范推廣力度,加強技術宣傳與培訓,創建高質量的示范點,力爭在全面適宜區推廣應用。
![](/Files216/BeyondPic/2010-6/13/20106137755852.jpg)
(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李福主持會議并講話)
李福在講話中指出,旱地小麥全膜覆土穴播種植技術大幅度提高了農田降水的全員勞動生產率利用率,使小麥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大力推廣全膜覆土穴播小麥全膜覆土穴播技術,對于促進我省旱地小麥生產跨越式發展,提高旱地小麥生產水平,緩解全省小麥供需矛盾,提高小麥自給水平,確保全省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2010年全省在甘谷等10個縣區共示范推廣全膜覆土穴播小麥16.73萬畝,2010年秋播,全省計劃推廣20萬畝。他要求各縣項目實施縣,一是要認真落實推廣任務。要嚴格按照省級項目實施要求,制定實施方案,確定安排好實施區域和地點,確定好主推品種和配套的栽培管理技術,實行技術人員保護責任制,及時有效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做到農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二是要抓好中心示范區建設。按照區域化、輕簡化、模式化、標準化的原則,建立以選用良種、病蟲害綜合防治和合理追肥等為配套技術的小麥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術的核心示范區。通過各種現場觀摩活動,充分發揮示范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以此帶動整個項目區小麥全膜覆土穴播多茬種植技術發展。三是要強化宣傳培訓與技術指導。要樹立主動抗旱、科學抗旱的理念,緊緊圍繞小麥全膜覆土穴播技術,切實加大宣傳、指導和技術培訓力度。
![](/Files216/BeyondPic/2010-6/13/20106133227807.jpg)
全膜覆土穴播小麥技術是甘谷縣農業科技人員,在多年的抗旱實踐中,逐步總結和探索出的一套旱作農業綜合集成技術。該技術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地膜周年覆蓋集雨保墑的優勢,充分接納了作物生長期間的有效降水,較好地解決了該地區因春季干旱影響小麥生長發育等一系列問題,到達最大限度地蓄納降水、減少蒸發的作用。是一項以集雨增墑、覆蓋抑蒸、免耕種植、節本增效為一體的旱作農業新技術。其創新點主要有三點:一是由常規半膜覆蓋變為全地面覆蓋,最大限度地防止地表蒸發,提高了土壤抗旱保墑效果;二是膜上覆土。通過邊覆膜邊覆土,防止種植過程中穴膜錯位,減少了放苗的工作量,同時膜上覆土還有延緩地膜老化作用,可做到一膜多用;三是留膜免耕,多茬種植。即第一茬覆膜種植冬小麥,第二年留膜再種植冬小麥或冬油菜,第三年再在殘膜上種植馬鈴薯或大豆、油菜、蔬菜等作物。據甘谷縣多年試驗,采用該項種植技術,0-60厘米土壤平均含水量較露地栽培提高13.5—16.3%,水分利用率提高2.5—4.8%。采用全膜覆土穴播小麥栽培技術,留膜免耕明確減少了人力畜力投入,可減少翻地兩次,每畝每年可節約耕地費100元,少鋪一次地膜,可節約地膜5公斤,降低成本60—70元,累計每畝可節約投資160—170元。從產量來看,增產效果十分顯著,第一茬地膜小麥平均畝產可達300公斤左右,第二茬留膜小麥平均畝產可達270公斤左右,比露地小麥分別增產 100公斤和75公斤左右。二茬留膜復種油菜,只要有一定降水,雨水聚集穴孔,就可以出苗。出苗后,膜下墑情較好,容易形成冬前壯苗。據測定,留膜復種的油菜平均畝產可達170公斤左右,較露地增產約70公斤,由于減少了地膜和耕地的投入,實際畝增收可達360元左右。
![](/Files216/BeyondPic/2010-6/13/2010613777246.jpg)
現場觀摩
![](/Files216/BeyondPic/2010-6/13/201061342364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