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14/BeyondPic/2010-2/9/10020911396c0f32d31226b747.jpg)
中共甘谷縣委書記 王子生 甘谷縣人民政府縣長 賈忠慧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們謹代表甘谷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通過天水在線,向全市人民致以新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福!向春節期間堅守工作崗位的同志們表示親切的慰問!
回顧2009年,是我縣發展歷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挑戰與機遇并存,發展與險阻同在,面對地震災害、金融危機,全縣上下振奮精神,勵精圖治,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矚目成就。全縣完成生產總值29.2億元,同比增長15.4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億元,同比增長53.58%;完成縣域工業增加值4.29億元,同比增長15.9%;大口徑財政收入突破2億元大關,達到2.0158億元,同比增長3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億元,同比增長3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01元,同比增長19.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92元,同比增長24.76%。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堅持“川區抓蔬菜、淺山栽果椒、高山種洋芋、村村搞養殖、戶戶有勞務”的發展思路,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力實施農業“八大工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蔬菜、果椒、養殖等支柱產業不斷壯大,農業基本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工業經濟發展執著強勁。積極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完成了六峰工業園區整體規劃和近期編制,制定出臺了招商引資優先優惠政策,已有4戶企業入園建設,引進資金1.7億元。大唐甘谷發電廠生產經營形勢平穩,甘谷祁連山有限公司年產120萬噸水泥生產線即將投產,制鞋、化工顏料等企業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出口創匯能力有所增強,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傳統企業效益較好,全縣工業經濟增長15.9%,開創了工業快速發展的新局面。城鄉基礎條件明顯改善。全面完成了城區供水改擴建、冀城廣場、城區生活垃圾處理場等市政設施建設;南北濱河路建設進展良好;行政服務中心開工啟動;以道路改造、基礎設施配套和鎮區開發建設為重點的小城鎮建設進展良好,全面完成了金西路、八大路、六古路、磐謝磐金公路的鋪油或水泥硬化工程。建成農村砂礫路24條77.2公里、通村水泥路54條137.4公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年內爭取實施各類項目315項,總投資18.18億元。項目爭取之多、投資規模之大、基礎設施建設之快為歷史上最好的一年。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實施了中小學危房改造、農村初中建設和特殊教育學校等建設項目,教育教學條件進一步改善;不斷鞏固“兩基”成果,充實加強教師隊伍,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和上線率連續十年保持全市第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3%,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災后恢復重建取得階段性成果。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和強農惠農政策,解決了部分下崗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求助體系,妥善安排了“五保戶”、“三無戶”、受災戶等困難群眾的生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排查調處矛盾糾紛,加大“嚴打”整治及禁毒力度,社會治安狀況持續好轉,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新年新氣象,新年新希望。2010年,是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一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謀劃“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承載新的夢想。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省、市全委擴大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促和諧為主線,積極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建設,繼續堅定不移地實施“強農、重工、活商、興教”發展戰略,突出“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保證抓黨建”四大工作重點,更加注重調整經濟結構和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更加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更加注重擴大對外開放和加強區域合作,更加注重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確保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加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我們也希望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能夠一如繼往地關心、支持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事業,不斷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成就,共同譜寫甘谷發展的新華章!
最后,祝大家新春愉快,闔家幸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中共甘谷縣委書記 王子生 甘谷縣人民政府縣長 賈忠慧
二○一○年二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