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縣磐安鎮燕家村農民燕小為發展大棚韭菜資金短缺的難題,被鎮上負責同志記在“民情日記”上,經過多方協調聯系,為他籌集近萬元資金,建起了一個韭菜大棚,今春韭菜上市他凈賺8000元。這種記載群眾憂愁和難題,送去溫暖和深情的“民情日記”,有效促進了干部的敬業勤政,為構建“和諧甘谷”,促進全縣經濟社會事業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甘谷縣的干部每人都有一本由縣委組織部統一印發的工作日志,上面記載著社情民意動態,遇到的難題、熱點問題及急事急辦的處理結果、工作建議和有關部門調閱的評價意見。與干部“民情日記”配套運行的是健全的調閱制度。科級干部的“民情日記”由縣委組織部定期調閱評價,一般干部的“民情日記”由縣人事局定期調閱評價,從而使工作日記的記載形式由“被動型”變為“主動型”,內容由“應付型”變為“實事型”。八里灣鄉金峴村農民陳二虎在發展小尾寒羊飼養上遇到了困難,鄉上負責同志將其記在“民情日記”本上,掛在心上,先后8次上門幫其解決了圈舍建設、種羊引進等困難,使陳二虎的商品羊很快擴大到了38只,去年出欄22只,收入6000元。陳二虎動情地說,要不是鄉上的領導將百姓的事情記在“民情日記”上,幫助解決了一些具體困難,我哪來的超過半萬元的收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