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育品牌 建設教育強縣
──訪甘谷縣教育局張廣明局長
一場匆匆而來的秋雨,將整個甘谷縣城洗得清新明朗。
今年,甘谷縣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1539人,這已是該縣本科上線率連續七年名列全市第一。連續七年取得如此驕人成績,到底有何教學“秘笈”呢?為此,記者采訪了該縣教育局張廣明局長。
張局長告訴記者,近年來,甘谷縣委、縣政府堅持高中抓發展,初中抓提高,小學抓鞏固,學前教育抓規范的總體思路,與時俱進,真抓實干,努力“打造教育品牌,建設教育強縣”。各級各類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特別是高中教育取得喜人成績,2000年至2006年高考本科上線率年平均增長1.7個百分點,本科上線率已連續七年名列全市第一。在今年的高考中,甘谷一中理科班學生王武俊以671分被北大環境科學專業錄取,甘谷六中理科班學生王晶以670分被清華大學生物科學專業錄取。
張局長說,甘谷縣在理性分析,科學規劃的理念下,狠抓全縣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初中階段入學率和15、17周歲人口中等教育完成率,以及青壯年非文盲率,“兩基”成果不斷擴大。高中教育辦學規模逐年擴大,教育質量逐年提升,各個高中學校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競爭格局和均衡發展的態勢。在教育項目建設、辦學條件方面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學校從2000年的534所減少到現在的508所,基本實現了一鄉至少有一所獨立初中和中心小學、6萬至8萬人一所高中的目標;在爭取項目資金方面,精心實施“危房改造”及其它項目工程。2001年—2005年,共爭取項目131個,項目資金5653.35萬元,縣鄉落實配套資金1392萬元,捐贈資金683萬元。積極組織實施了“校校通”工程和國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項目工程;在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方面,2001年以來,甘谷縣先后在甘谷二中、大石初中、柳湖小學和原渭陽學區四個層面進行了校長聘任制和教職工聘任制改革試點。2004年,縣委、縣政府制訂了《甘谷縣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總體方案》,按照“積極穩妥,分層推進,小步快走,注重實效”的總體工作思路,全面展開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調動了教師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張局長說,甘谷縣采取以學區管理為重點,建立局領導包片、局干部聯系學區(校)工作監督檢查機制,實行學區校長包鄉、學校校長包校的工作責任制度。同時,實行以農村中小學為重點的教育質量三級通報制度,接受群眾監督,保證了全縣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