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甘谷>>正文 |
甘谷蔬菜產業成為農民致富的“綠色銀行” |
(2006-7-19 10:44:47)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史載 打印本頁 |
|
|
七月的甘谷,生機盎然,渭川“大菜園”魅力無限。菜農們懷著喜悅的心情精心為蔬菜澆水、施肥,精選精細蔬菜上市銷售。縣上農業部門的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在甘谷,蔬菜產業總面積已由2000年的6.5萬畝增加到現在的12.4萬畝,年總產值達到4億元,農民純收入達到了1.85億元。不足10%的耕地養育了全縣43%的人口,被廣大農民親切地譽為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特色基地成規模。甘谷縣委縣政府把振興蔬菜產業作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大事來抓,充分利用全縣的資源優勢和自然優勢,實施“西優、東移、北擴、南進”戰略,形成了地膜馬鈴薯—大蔥、白菜—大蒜、大棚韭菜、春蘿卜—番茄—菜花四大種植模式,建成了特色蔬菜、優質蔬菜、無公害蔬菜、設施蔬菜等蔬菜基地10個9.05萬畝,占蔬菜總面積的72.9%。 注冊認證創品牌。縣委、縣政府積極鼓勵扶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申報商標注冊以及無公害、綠色品牌認證。目前,甘谷“全錄王”辣椒制品、春蘿卜、蒜苗已通過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甘谷線辣椒”、韭菜、番茄已通過無公害產地認證,“雒家蒜苗”、“七甲草莓”、“燕家韭菜”、“中洲白菜”、“大王蘿卜”等成為響當當的品牌。 百萬直補順民心。去年春天,甘谷縣委、縣政府決定,采取財政預算和項目資金整合等形式,安排100萬元資金,用于兌現辣椒種植戶的直接補貼,補貼標準為每畝100元。同時,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0萬元,用于辣椒加工等龍頭企業的貸款貼息,調動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確保了辣椒種得上、銷得出、效益好。 多輪驅動促銷售。至目前,全縣6個氣調庫年儲存蔬菜10000立方米,31個蔬菜市場廣布城鄉,形成了專業市場、田間地頭市場、省內市場、國外市場并舉的市場網絡。同時,縣上實施“能人戰略”,涌現出了李佛保、伊恒恒、艾曉陽、安求連等一大批農產品運銷大戶,通過鐵路向俄羅斯、朝鮮、斯里蘭卡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0多個省、市(區)年外銷蔬菜10多萬噸,對全縣蔬菜外銷發揮了重要作用。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