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甘谷>>正文 |
甘谷縣建成十八個產業基地 |
(2005-8-16 10:15:36)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史載 原躍
打印本頁 |
|
|
甘谷縣充分發揮資源、區位、科技三大優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經政府部門引導,縣內各金融機構相助,全縣已建成十八個產業基地,總面積26萬畝,年收入逾3億元,有效地促進了農產品生產向規;、集約化、專業化、區域化方向發展。 甘谷縣十八個蔬菜、瓜果、藥材、花卉產業基地是:磐安、大像山、新興為主的設施農業生產基地,發展“兩棚”3.4萬畝,年產精細蔬菜15.3萬噸;燕家村為主的1萬畝韭菜基地,年產韭菜3.8萬噸;毛坪為主的1萬畝線辣椒基地,年產線椒1500噸;金川綜合示范基地1000畝,年產各類蔬菜4000噸;楊汪家草莓基地1000畝,年產草莓1500噸;五坪春蘿卜基地3000畝,年產春蘿卜9000噸;大像山鎮、磐安鎮胡蘿卜基地1萬畝,年產胡蘿卜3萬噸;新興、大像山鎮為主的早甘藍生產基地2000畝,年產量4000噸;六峰中洲為主的大白菜基地8000畝,年產大白萊4.8萬噸;大像山、新興兩鎮優質西瓜基地6000畝,年產西瓜2.4萬噸;新興、磐安、大像山地膜洋芋生產基地2.1萬畝,年產洋芋3.15萬噸;雒家為主的蒜苗基地4000畝,年產蒜苗8000噸;崖灣為主的大蔥基地2000畝,年產大蔥1萬噸;新興鎮魏、王三村為主的紅芪基地3000畝,年產量1500噸;金山、八里灣、謝家灣為主的白條黨參生產基地,年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5250噸;金山、八里灣為主的加工型馬鈴薯訂單農業生產基地6075畝,年產量1.2萬噸;新興、大像山為主的花卉基地2200畝,年出圃各類花卉1500多萬株;大石鄉旱作農業示范基地600畝。十八大基地經濟效益是糧食收入的二倍以上。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