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
——訪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盛云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立萍
“黨的二十大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與大政方針,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對指引黨和人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盛云峰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盛云峰說,工業是我省實體經濟的核心主體。站在新征程上,要深刻領會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的迫切需要,深刻認知省委、省政府賦予我們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的目標路徑,統籌做好年底收官各項工作,科學謀劃今后幾年接續性計劃任務,堅持錨定目標、完善措施、健全機制、壓茬推進,竭盡全力增強工業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盛云峰表示,要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把握甘肅工業發展階段性特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甘肅新型工業化發展,緊緊抓住構建新發展格局對甘肅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重大機遇,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計劃,扭住重點行業和關鍵產業改進生產方式。堅持在傳統產業上做實“改舊”文章,持續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支持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傳統產業加快工藝與裝備迭代更新,不斷延伸出高附加值產業。立足銅、鎳、鈷、電等資源優勢,支持做大做強動力電池材料、有色金屬新材料、先進鋼鐵材料等新材料產業,加快推動“原材料”變為“新材料”。大力推廣金川集團、酒鋼集團、白銀集團、蘭石集團等一批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應用、企業上云等入選工信部試點示范稱號的典型案例,持續深化5G+工業互聯網在裝備制造、鋼鐵、采礦、電力等重點行業的實踐應用。堅持在戰略新興產業上做實“培育”文章,立足資源稟賦優勢,扶持做強做大生物醫藥產業,加快推進新能源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現代綠色高載能等產業集聚發展,支持建設集成電路封測產業聚集區,培育發展智能終端產業。加速新能源并網消納,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有序構建更加完備的工業體系,努力走出契合甘肅實際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力爭到2025年,實現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7%,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3%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0%以上,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15%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10%以上。
同時,要立足現有工業基礎,以“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為主攻方向,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不斷完善和落實“1+N+X”政策體系,謀劃延伸石油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藥、電子、信息等10條重點產業鏈。充分發揮“鏈長”“鏈主”聚合效應和國資國企引領帶動作用,支持“鏈主”企業與“鏈屬”企業深化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合作,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東部產業轉移等重大機遇,著力在跨區域產業招商、產能合作上做實做細文章,進一步填補我省產業短板和空白,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督促加快省內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東數西算”國家數據中心集群項目建設,積極培育發展算力產業。力爭到2025年,打造形成7個千億級產業集群、13個百億級園區。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三個‘加快’凸顯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盛云峰說,要堅持在自主創新中提升核心競爭力,圍繞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培育行業技術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企業技術中心,探索搭建國內國際創新聯盟平臺、高精尖人才共享機制,加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大力實施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培育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努力實現更多從無到有的原創突破,使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推動工業發展“最大增量”。力爭到2025年,規上工業研發經費支出與營業收入之比達到1.5%,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5%。
同時,要加快構建全省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政策體系,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完善行業達標指標體系,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基礎上,引導資源要素向優勢綠色低碳產業聚焦。在鋼鐵、石化化工、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重點行業,推進綠色低碳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應用,鼓勵企業提升綠電使用比例,積極促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力爭到202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8%,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力爭到2030年,全省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與全國同步實現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