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3宗煤炭探礦權成功拍出105.17億元
創近十年礦業權單次拍賣歷史新高
甘肅日報蘭州7月13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洪文泉 通訊員王鋒)7月12日至13日,省自然資源廳對平涼市崇信縣周寨南勘查區等5宗煤炭探礦權進行網上公開掛牌出讓。經過省內外13家企業整整13個小時的激烈競拍,最終成功出讓3宗,成交額高達105.17億元,遠遠超出起始價,創我省近十年礦業權單次拍賣歷史新高。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經辦人員介紹,本次成功拍出的3宗探礦權起始價45.84億元,成交價105.17億元,溢價129.43%。其中,崇信縣周寨南勘查區底價5.48億元,經過250輪競價,以13.01億元成交;靈臺縣百里東南部勘查區底價21.15億元,以42億元成交;景泰縣郭家臺勘查區底價19.21億元,加價600多輪后最終以50.16億元成交。
近年來,我省結合省情實際,大力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不斷提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工作效能。全省累計投入地質勘查資金157.74億元,新發現徽縣郭家溝鉛鋅礦、敦煌市小獨山西鎢礦、夏河縣加甘灘金礦、徽縣九條溝金礦、岷縣寨上金礦、肅北縣敖包山晶質石墨礦等一大批中大型礦產地。本次出讓的5宗煤炭探礦權主要分布在隴東地區,分別為崇信縣周寨南勘查區、涇川縣高平南部勘查區、靈臺縣百里東南部勘查區、環縣沙井子南部勘查區、景泰縣郭家臺勘查區,總儲量約48.3億噸。
為統籌生態與發展,發揮好資源在全省發展中的保障作用,省自然資源廳突出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鮮明導向,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的相關規定,積極推進“凈礦”出讓,進一步提高礦產資源市場化配置效率。全省梳理匯總出符合出讓條件的項目共155個,利用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按照區分不同種類、合理安排時序的原則,分批次開展礦業權公開出讓轉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