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使命 聚同心 促巨變 省直部門落實脫貧攻堅專項責任工作紀實】
全力做好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有效銜接
——訪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旺澤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
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產業扶貧是重要支撐。我省在做好產業扶貧體系建設中取得了哪些好經驗好做法?如何更好地實現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的有效銜接?
11月16日,記者就此采訪了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旺澤。
問:經過全省上下三年的苦干實干,產業扶貧成為脫貧攻堅中的亮點,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您能概括性介紹一下全省產業扶貧取得的主要成效嗎?
答:近年來,我們堅持產業到戶精準扶持和區域產業體系構建有機結合,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大力培育引進龍頭企業,推進合作社規范提升,拉開架勢構建扶貧產業投入保障、生產組織、產銷對接、風險防范四大體系。貧困戶種養規模迅速擴大、收入實現快速增長,特色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產業體系逐步完備,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有了較大提升,呈現出了區域分工明顯、基地集中連片、產業鏈條逐步完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也為鄉村振興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礎。
據有關統計,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28.9元,較2017年增長19.2%;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1.8元,較2017年增長23.3%。2018年至2019年,全省依靠發展特色產業和“產業+勞務”脫貧的人口達131.45萬人,占到脫貧總人口的76.8%。
問:在產業扶貧中,農民合作社在組織農戶生產和進入市場中發揮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我省大力扶持發展農民合作社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
答:甘肅省貧困地區山大溝深、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貧困群眾的信息相對閉塞、市場意識不強,弱、小、散特征非常明顯,無法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有效對接,這是我們構建產業扶貧體系中的一個痛點和難點。農民專業合作社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企業和市場,是把千變萬化大市場和千家萬戶小農戶有效對接起來的最佳組織形式,是構建產業體系、打造全產業鏈、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農戶抵御風險能力的關鍵抓手,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的不二選擇。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和考慮,我省推進實施農民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按照“運營規范、運營較規范、運營一般、未運營和注銷吊銷”五種類型,進行分類規范提升。截至目前,全省貧困村3.31萬個合作社,運營規范和較規范的達到75%以上,探索出了帶貧益貧的“藍天模式”“中盛、中天模式”“德青源模式”,通過訂單收購、入股分紅、生產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把200多萬農戶嵌入了產業扶貧大鏈條,帶動人均增收4000元,比2017年增長了40%以上,極大改變了過去農戶單打獨斗的“小農經濟”。
問:2019年和今年上半年,全省一產增加值增幅均居全國第一,“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實現了快速增長,請問我省是如何解決產業快速發展、農產品集中上市帶來的銷售難題的?
答:農產品能不能賣上好價錢直接影響貧困戶穩定增收和發展產業的積極性。為此,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們把解決好農產品銷售問題作為產業扶貧的重中之重來抓,著力完善產銷對接體系,從根本上扭轉了“豐產不豐收”的困境。
我省在全國率先組建起了省農業產業扶貧產銷協會及馬鈴薯等9個特色產業產銷分會,連續3年舉辦龍頭企業負責人和營銷家培訓班,提高運作市場的能力和水平,著力培育一支活躍在產地和終端市場的營銷家隊伍。我省連續3年舉辦了甘肅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和中國馬鈴薯貿易洽談會,扶持建設安定區馬鈴薯、定遠高原夏菜2個國家級專業批發市場和一批特色農產品產地專業市場,構建起了連接產地與終端大市場的銷售網絡體系。
同時,我們著力完善貧困地區冷鏈物流體系,新增儲藏能力近100萬噸,提高了甘肅特色農產品直供省外大市場的能力和水平,實施“甘味”農產品品牌營銷戰略,提升甘肅農產品的美譽度和知名度,不僅讓農戶賣得出去,還要力爭賣個好價錢。目前,全省主要特色農產品價格堅挺,持續呈現了產銷兩旺的喜人形勢。
問:我省即將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明年將全面轉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我省農業農村部門推進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有效銜接的具體舉措。
答: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持續抓好產業扶貧收官工作的同時,持續構建扶貧產業體系,不斷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并按照“產業要集群、龍頭要集中、技術要集成、要素要集聚、保障要集合”的要求,認真謀劃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有效銜接的舉措辦法。初步考慮在全省實施特色產業倍增計劃,建設一批產業大縣、加工強縣和產業強鎮,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形成“一鄉一品”“一縣一業”“一縣多園”“連鄉成片”“跨縣成帶”“集群成鏈”的現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新格局;力爭用5年時間創建涵蓋“牛羊菜果薯藥”、現代種業以及地方性特色產業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00個以上,打造10個以上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把蘋果、生豬、肉牛、肉羊、馬鈴薯產業打造成500億級的產業集群,把蔬菜、中藥材產業打造成1000億級的產業集群,推動甘肅實現由特色農業大省向特色農業強省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