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甘肅新聞>>甘肅>>正文
醉美西北綠丨祁連山鄉村的綠色蛻變
(2019/9/10 9:55:18)  來源:新華網  打印本頁

 新華社蘭州9月9日電(記者朱國圣、王銘禹)初秋時節,河西走廊層林盡染,美不勝收。連日來,馬吉文和不少村民一起,忙著搶收地里成熟的胡蘿卜。他身后,幾百畝胡蘿卜地,阡陌縱橫,綠意盎然,和遠處的群山構成了一幅多彩的秋景圖。

馬吉文展示成熟的胡蘿卜。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拿準位置,猛地向上用力,一根色澤紅潤、體形勻稱的胡蘿卜被順勢拔起!翱催@品相,今年收成肯定不錯!瘪R吉文說道,臉上難掩豐收的喜悅。

  今年44歲的馬吉文是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皇城鎮河東村人,這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這里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擁有大面積天然草場。和當地很多村民一樣,馬吉文一家也曾世代以放牧為生。

馬吉文正在地里收獲胡蘿卜。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從“牧羊人”到種植大戶,馬吉文的生活變遷見證了祁連山鄉村的綠色蛻變。

  馬吉文告訴記者,在他家1700多畝草場上,最多時期能養200多只羊。然而,隨著放牧數量不斷增加,草場逐漸退化,載畜量也逐年下降。“牧羊不僅對草場損耗嚴重,而且耗費人力,收入還得看年景,效益很難保障!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甘肅省各級部門高度重視祁連山環境問題。從2011年起,當地開始實施“以草定畜”政策,將草畜平衡、牧草治理和發展舍飼和半舍飼養殖、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起來,引導村民轉變生產方式。

  皇城鎮鎮長蘭自文介紹,目前,皇城鎮草場載畜量由以前的6畝草場一個羊單位,變為15畝草場一個羊單位。截至2018年末,各類牲畜存欄量由之前的34.3萬個羊單位降到22萬個羊單位,舍飼半舍飼養殖率達75%以上,極大地緩解了草場壓力。

皇城鎮草場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2016年,馬吉文將自家的草場和羊群全部轉租出去,在技術人員幫助下,引進胡蘿卜種植。他告訴記者,這里氣候條件雖然不算優越,但找對種植品種,就能有好收成。而高海拔、光照充足、冷涼的氣候條件,正適宜胡蘿卜種植。去年,他在河東村和周邊村子流轉土地300多畝進行種植,當年收入就達60多萬元。

  嘗到甜頭的馬吉文今年又流轉了上千畝地,并成立了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擴大種植規模!懊慨地流轉費500元到600元不等,農忙時期可以帶動60多個村民務工!瘪R吉文說,很多村民實現了“土地流轉掙租金、勞務輸轉掙薪金”。當地還成立了不少養殖合作社,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市場”的發展模式,帶領村民走規模化養殖的路子,避免了單家單戶搞養殖遇到的市場風險。

  鄉村發展有了產業“推進器”,村容村貌也發生了顯著變化。蘭自文說,近兩年來,當地政府依托地處古絲綢之路的交通區位優勢、自然風景優勢以及藏鄉民族特色等,不斷開發旅游資源,建設美麗鄉村。行走在鄉間小道,只見磚紅色裝飾點綴的民居格外醒目,硬化道路寬闊整潔,別具一番風味。

  記者采訪了解到,如今,不少村民正在告別世代放牧的生產方式和生活觀念,有的將自家草場、羊群轉租出去,節省出來的勞力在合作社或周邊縣城務工;有的繼續搞養殖,但品種換成了西門塔爾牛、高山細毛羊等優質改良品種;有的則不斷學技術,成為種植大戶。多元化的生產方式讓祁連山鄉村實現了生態保護和“減畜不減收”的雙贏。(完)


攝影相關圖片
清水青皮核桃開始大量銷售(圖) 秦腔公演《出湯邑》掠影(圖) 天水在線“蔬菜寶寶”(圖) 天水在線是這樣報道“武山菜博會 第28屆中國西交會在固原開幕(圖) 武山“漿福”酸菜大量上市 武山“金豆角”托起貧困群眾致富 武山豆角,高原夏菜,天然好菜(圖 我最喜歡吃的蔬菜就是武山豆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