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8月31日電 盛夏,祁連山北麓,一道圍欄將繁茂草場隔成兩區。圍欄內,是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神麒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燒柳溝煤礦舊址。如果不是圍欄的隔離和警示牌的提示,很難辨認出這里曾經幾十年礦產開發的痕跡。拆除房屋、封堵礦口、渣土清運、封育復綠……肅南縣縣長白勇說,封育期滿,這里將拆除圍欄,交還自然。
祁連山是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曾被中辦、國辦通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甘肅省將祁連山問題整改在內的生態環境問題整治作為主題教育整改落實的重要方面,先后3次召開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作會議,對14個市州進行專項督導檢查,每月開展一次“回頭看”。堅持鞏固成果、消化存量、控制增量,堅持“人到現場、眼見為實、手觸為真”,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標準,以“斷腕”之勇推進各項整改整治。
秦萬龍曾是久居祁連山核心區的牧民,如今是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名生態管護員。“過去一些地方的破壞我們看了都心疼。現在祁連山里靜悄悄的。”
截至目前,祁連山保護區持證礦業權全部退出,包括歷史遺留無主礦業權在內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基本完成。水電站完成分類處置,生態流量得到落實;旅游項目完成整改和差別化整治。祁連山保護區人為破壞基本禁絕,受損的生態系統得以休養生息。
在全力做好祁連山保護區礦業權分類退出的基礎上,甘肅汲取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的教訓,全面啟動對省內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地、風景名勝區等保護地礦業權的核實清理,依法依規分類施策,已退出的各類保護地礦業權超總數七成。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整改落實中,甘肅省緊盯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改善全省生態環境質量。
甘肅省建立燃煤鍋爐淘汰治理、煤炭市場煤質監管等“六張清單”和網格化監管體系,嚴格落實掛賬銷號和通報預警制度;開展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地級水源地45個環境問題全部完成整改,18條城市黑臭水體完成整治17條,4類水體均達到國家考核目標要求;組織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建立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聯動機制,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土壤污染問題,在白銀區等8個重點縣區實施更為嚴格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標準……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等廳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主題教育問題整改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更加堅決地履行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凝心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區域治理整體戰、綠色發展持久戰和防沙治沙陣地戰,加快補齊生態環保領域基礎設施短板,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加強生態保護修復與監管,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記者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