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你把心交給他們,他們就會把你放在心里”
——記省殘聯辦公室副主任蔣存斌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朱婕
每當夜幕降臨,省殘聯7樓的一間辦公室里燈光總是按時點亮,久久不熄。
坐在燈下的人全神貫注,或單手敲擊鍵盤,或起草修改文件、研讀材料……
這是省殘聯辦公室副主任蔣存斌的日常。多年形成的案無積卷、精益求精、事不過夜的習慣,讓他哪怕再晚,也會盡力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在辦公室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卻有著日積月累的水滴石穿。蔣存斌說:“我很感激黨組織和單位給我的溫暖與信任,無以為報,唯有勤奮工作。”
不尋常的精神力量
5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蔣存斌失去了右臂。母親含淚鼓勵他:“只有堅強、努力,才能不落后于人。”
蔣存斌刻苦讀書,考入了一所師范院校。2000年,他如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說:“從此,我感到身上有了一種不尋常的精神力量。”
畢業后,蔣存斌選擇到臨澤縣殘聯工作。他覺得,自己深知殘疾人的痛苦,深知殘疾人更需要什么,來殘聯工作會更有意義。
單位人員不多,工作卻一樣不少。從收發員、文秘兼會計出納到辦公室主任,蔣存斌從不挑肥揀瘦,他總能把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兒干出些道道來——
那時候,臨澤縣殘聯還沒有電腦,蔣存斌硬是省出半年工資買了電腦,并在全省率先規范建立縣鄉村殘疾人綜合信息和服務檔案。他獨創的殘疾人基本情況“八清”調查登記、“雙鏈雙推”模式和“五心六情七對照”工作法被張掖市學習推廣。他利用業余時間撰寫的《新農村建設中加強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的思考》等數十篇理論文章、工作體會在媒體發表。臨澤縣殘疾人工作的很多經驗經他創造、總結,推向了全省、全國。
2007年,蔣存斌被推選為臨澤縣殘聯副理事長。3年多時間,他跑遍了全縣所有貧困殘疾人家庭,訪談30多萬字,在全省較早推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財政代扣、地稅代征工作,幫助732名殘疾人自食其力、融入社會……看到有的殘疾人康復了,有的上了大學、有了工作,有的搬進了寬敞明亮的保障房,蔣存斌比他們更高興。他也因此有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朋友”。
當聽到蔣存斌即將調離的消息,高位截癱的個體老板、福利企業的殘疾員工、縣上知名的按摩師、在全省摘金的運動員……都來為他送行。這讓蔣存斌很感動,“你把心交給他們,他們就會把你放在心里!”
從省殘聯到中國殘聯
2010年8月,蔣存斌調入省殘聯工作。來到新單位,工作更專業、更具體了。蔣存斌感覺到了“能力恐慌”。
他對自己要求更嚴了,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政策業務的機會,總是邊學習、邊思考,很快就成了大家公認的“工作狂”和“全能人”。
2015年,蔣存斌被選調到中國殘聯組聯部工作掛職。掛職不久,他起草的一份重要會議材料一稿成型,在中國殘聯機關傳為佳話。隨后,由他主筆的70多份調研報告、經驗材料、總結匯報等,成了部門同事競相學習的范文樣本,也讓原本為期一年的掛職一再延期。其間,蔣存斌參與了研究修訂殘疾人證管理辦法等工作,高質量完成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成立大會、第五次全國殘疾人事業工作會議的重要材料起草修改工作,得到了國務院辦公廳、國家有關部委、中國殘聯機關和地方殘聯同志的充分認可。
為民初心和事業情懷
對殘疾人的深厚感情,對工作的高標準嚴要求,源自內心的理想信念。
蔣存斌總是把黨徽別在胸前,他說:“我始終認為,共產黨員就要有為民初心和事業情懷,就要吃苦在前、無私奉獻,就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
每次遇到機關來訪的殘疾人,蔣存斌都會推心置腹與他們交流,主動給他們留下自己的手機號、微信,并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解開思想疙瘩,聯系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
常年忙于工作,對家人,蔣存斌多了一份愧疚。妻子急性闌尾炎穿孔,從送醫院到手術結束一直是同事在陪同;父親賁門癌,胃切除在蘭州住院的一個月里,他也只能是抽空去看看……
前不久,在兒子的強烈要求下,蔣存斌周末抽空陪孩子看了一部有關父子的電影。電影情節感人,14歲的兒子全程在流淚,看著一向堅強懂事的孩子如此傷心,蔣存斌內心五味雜陳。
電影結束后,蔣存斌和兒子好好地談了談心。他拍著兒子的肩膀說:“在咱們家,孩子要成為父母的驕傲,父母也應該是孩子的驕傲。我有我的工作,你有你的學習任務,咱爺倆要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