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科技綠皮書》在京發布
我省農業產業化已初具規模
甘肅日報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記者從省農科院獲悉,8月6日下午,省農科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聯合發布《甘肅農業科技綠皮書:甘肅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報告(2019)》。綠皮書指出,目前我省農業產業化已初具規模,特色產業已成為促農增收的重要支撐。
《甘肅農業科技綠皮書》于2017年首次發布。此次綠皮書面向甘肅“三農”及農業科技發展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運用科學、權威、翔實的數據,呈現甘肅農業發展總體狀況和變化趨勢,發布權威性、綜合性研究成果,旨在為黨政決策機構、學界、企業等了解甘肅“三農”和農業科技的總體狀況,把握全省農業發展趨勢,開展理論研究和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綠皮書指出,我省農業產業化已初具規模。目前,全省特色農業已基本形成了以定西為主的馬鈴薯種薯及商品薯生產基地;隴東、隴南優質蘋果生產基地;河西走廊灌區等蔬菜生產基地;臨夏、甘南畜牧養殖基地;定西、隴南中藥材生產基地和河西走廊雜交玉米、瓜菜制種基地。與此同時,全省特色優勢作物面積超過200萬公頃,提供了60%左右的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特色產業已成為甘肅促農增收的重要支撐。其中,蘋果、馬鈴薯、中藥材等產業在種植面積和產量上均有較大優勢,玉米制種面積約占全國一半,馬鈴薯脫毒種薯、蔬菜、花卉和牧草制種區位優勢明顯,現代種業核心地位進一步鞏固。
此外,基于我省農業新業態發展具有潛力大、產業關聯性強、附加值高、產業引領作用大、服務化特征明顯等特點,綠皮書提出了未來甘肅農業發展新業態的四條路徑,即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農業產業一體化經營;因勢利導,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強農業教育和科技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