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31 8:31:23) 來源:甘肅日報 打印本頁 |
1.全省各級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1月10日,甘肅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蘭州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安排部署全年重點工作。審議通過《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意見》。全省各級認真貫徹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崛起要求,狠抓各項重點任務落實,“綠色崛起”成為我省發展新主線,“美麗甘肅”的畫卷徐徐展開。
2.18個縣市區率先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10月份,甘肅18個縣市區率先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是我省首次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也是國家設定貧困縣以來,甘肅第一次實現貧困縣數量凈減少。我省緊盯深度貧困地區,瞄準最困難的群體,完善落實“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構建扶貧產業體系,夯實精準幫扶、產業扶貧、各方責任、基層隊伍和工作作風基礎,形成完備政策體系,“繡花”式扶貧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3.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加快,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全省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持續深入開展。出臺《甘肅省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培育發展清潔生產、節能環保、清潔能源、先進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環農業、中醫中藥、數據信息、軍民融合十大生態產業。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構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加大違法違規項目整治力度,實施重大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趨勢有效遏制。河湖管理保護初見成效,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
4.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甘肅省機構改革方案》,省級機構改革全面完成。10月15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了《甘肅省機構改革方案》,我省機構改革工作隨之轉入組織實施階段。各相關方面不折不扣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完成省級機構改革任務,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機構改革后,省級共設置黨政機構60個。按照中央部署,結合甘肅實際,全面深化改革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5.作風建設年活動成效明顯,“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為確保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在甘肅落地生根,確保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范圍內深入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全省各級深刻剖析作風頑疾和“病相”,動真格找問題,以嚴實作風抓好各項工作,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各級將“放管服”改革作為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抓手,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出臺一系列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6.樊錦詩榮獲黨中央國務院“改革先鋒”稱號,全省熱烈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作為全國文物系統和甘肅省唯一代表,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全省各地各部門開展系列活動,回顧改革開放40年光輝歷程,表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甘肅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全方位展示甘肅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的歷史進程和巨大變化,受到普遍歡迎。
7.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甘肅對外開放呈現新格局。今年以來,我省結合自身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成功舉辦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彰顯智慧文博、節儉文博、大眾文博和精致文博特色。成功舉辦首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繼續擴大向西開放,積極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中歐、南亞班列開行密度加大,隴渝黔桂陸海聯運國際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5億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7%和29.3%。
8.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創新驅動戰略實施亮點頻現。2月11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蘭州白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這是西北首個、全國第19個獲批建設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全省依靠創新驅動實現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探索新的模式路徑。5月26日,中國首臺自主知識產權重離子治癌系統在武威投入臨床試驗,我國實現最大型醫療器械國產化!吨袊鴧^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8》顯示,甘肅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為51.38%,在全國排名第18位,西部第4位,穩居全國第二梯隊。
9.媒體深度融合取得新成效,宣傳思想戰線開啟新征程。我省將推進媒體融合列為黨委政府重要使命任務,全力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積累了有益經驗。10月28日,甘肅新媒體集團正式掛牌成立,“新甘肅”客戶端同時上線,標志著我省媒體融合發展開啟了新征程。12月18日,我省首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在玉門揭牌。全省宣傳思想戰線正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重大任務,奮力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10.民生領域投入持續加大,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增強。全省各級不斷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民生領域資金投入力度。截至11月底,全省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就業等民生支出2617億元,同比增長14.5%。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穩步推進,截至9月底,全省公安機關共打掉涉黑涉惡團伙及“村霸”243個,破獲刑事案件857起,查處治安案件219起,全省社會治安秩序不斷向好。在全國率先明確村醫職業地位,所有村衛生室作為鄉鎮衛生院的派出機構,所有村醫與鄉鎮衛生院簽訂勞動合同,由農轉醫,鄉聘村用,2019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