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
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的實施意見
甘政辦發〔2018〕152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為加快培育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大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提高我省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4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規劃(2018—2025年)》(國科發農〔2018〕30號)和《甘肅省“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甘政辦發〔2016〕166號),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目標,依靠科技創新推動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聚創新資源,大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著力打造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區。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驅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集聚創新資源,構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培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切實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促進農業科技成果集成、轉化,通過試驗示范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堅持深化改革。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大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力度,打造農業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更好地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調動各方積極性,強化協同攻關,探索形成示范區發展的系統方案,激發農業科技創新活力。
——堅持綠色發展。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推進農業全產業鏈開發,發展循環生態農業,提高農產品質量,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產品優勢和競爭優勢。
——堅持融合發展。以提質增效為重點,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輻射帶動農業農村發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三)主要目標。
以打造現代農業創新高地為主要目標,到2025年,著力打造1—2個集聚全省創新資源、解決農業發展突出問題、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創新的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二、重點任務
(一)培育創新主體,推進農業產業升級。
培育認定一批研發投入大、技術水平高、綜合效益好的農業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按照“一區一主導產業”的定位,打造具有品牌優勢、特色鮮明、帶動性強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鼓勵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著力培育現代農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創新驅動現代農業發展的特色模式,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
(二)建設創新平臺,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發展面向市場的新型農業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機構,建設區域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打造科技創業苗圃、科技企業孵化器、星創天地等“雙創”載體。引導農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在示范區建立各類研發機構、測試檢測中心、試驗示范基地、院士專家工作站、技術交易機構等。發展“互聯網+”等創新模式和新型業態,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建設和鄉村電商服務示范,強化現代服務業與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的融合發展。
(三)集聚創新資源,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堅持高端人才引進與鄉土人才培養并重,聚集一批農業領域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到示范區服務創業。吸引匯聚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重點企業和社會力量在示范區建立專業化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具有區域特點的農民培訓基地,提升農民職業技能。鼓勵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大學生、返鄉農民工、留學歸國人員、科技特派員等在示范區創新創業。
(四)強化信息服務,健全技術服務體系。
構建政產學研結合、科技金融、科技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創新體系。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全面深度融合,發展智慧農業,提高農業生產全過程信息管理服務能力。健全新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方式,支持科技成果在示范區內轉化、應用和示范。引導示范區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創新創業、企業孵化、信息交流、投融資等一體化服務。
(五)加強國際合作,提升產業競爭能力。
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度融入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新布局,強化“一帶一路”農業科技合作交流,提升示范區建設國際化水平。通過國際間多層次的科技研發合作、技術轉移、技術創新聯盟、國際學術會議等形式,積極支持農業先進技術、先進模式優先在示范區轉移示范。推動產品、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不斷提高農業產業發展的質量與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加強對示范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和頂層設計。省級有關主管部門要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明確分工,形成合力,切實抓好示范區建設工作。省科技廳要牽頭建立由各市州政府具體推進,中央在甘科研院所、省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積極配合的示范區建設工作聯動機制。加強與科技部等國家有關部委的溝通協調,形成國家、省、市共同支持示范區創新發展的模式。各市州要制定示范區建設發展規劃,明確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
(二)加大政策支持。
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和國家科技計劃資金,支持全省示范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孵化、成果轉移轉化等。省、市、縣要加大投入力度,統籌運用現有相關專項資金,采取多種形式支持示范區研發投入、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人才引進培育和平臺建設。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中,優先安排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發展用地。落實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持政策、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三)強化金融扶持。
引導市州政府和社會資本在現行政策框架下設立現代農業領域創業投資基金。引導風險投資、保險資金等各類資本為符合條件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融資提供支持。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在示范區所在縣域使用自有資金參與投資組建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鼓勵政策性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和商業性金融機構,根據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為符合條件的示范區建設項目和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四) 做好監測評價。
健全示范區監測評價機制,建立以創新驅動為導向的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對創新能力、高新技術產業培育、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考核評價。定期開展建設發展情況監測,建立有進有退的管理機制。加強監督指導,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切實保障示范區建設發展質量。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8月1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