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不會忘記你們”
——林鐸唐仁健孫偉“八一”前走訪慰問優撫對象代表
甘肅日報記者徐愛龍 呂寶林 朱婕
時光刻下奮斗的足跡,歷史書寫光榮的篇章。
戰爭年代,他們不懼槍林彈雨,沖鋒陷陣,接受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和平年代,他們保家衛國,無私奉獻,鑄就新的輝煌與夢想。
7月31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來臨之際,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省委副書記孫偉分別深入蘭州、臨夏、白銀看望慰問抗戰傷殘老兵、部隊退休干部、復員軍人和軍烈屬等優撫對象代表,向他們致以節日的親切問候,對他們作出的突出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張勤學今年已經84歲,是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老戰士,60多年過去了,當年在朝鮮參戰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林鐸認真傾聽老英雄的講述,贊揚他在革命戰爭年代作出的貢獻。看到老人身體硬朗、精神矍鑠,林鐸十分高興。他說,明天就是建軍節了,我們代表省委、省政府來看望你,送上節日的美好祝福,祝你健康長壽、晚年幸福。
羅世珍1945年1月入伍參加八路軍,在晉綏軍區十八野戰醫院工作,1955年復員。老人拿出自己榮獲的獎章讓林鐸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林鐸拉著老人的手動情地說,你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浴血奮戰,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人民的英雄、國家的功臣,人民不會忘記你們,黨和政府一定會照顧好你們的生活,讓你們安度晚年。
李鳳鳴曾在部隊長期從事電視攝制工作,累計飛行近2000小時,足跡踏遍西北大地,被譽為“蘭州軍區航拍第一人”。孫元喜曾參加老山前線對越自衛反擊戰,并榮獲三等功。林鐸先后看望他們,對他們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他說,廣大軍隊退休干部和復員軍人在部隊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到地方后又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你們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1985年,秦厚英的大兒子在執行任務時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1歲。這么多年過去了,老人從未停止過對兒子的思念。林鐸握著秦厚英的手說,革命軍人、軍烈屬為國家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關心你們的生活,我們將全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讓你們晚年更加幸福。
唐仁健來到臨夏市的鄉鎮、街道和農村,看望慰問了軍屬代表馬林平、參戰退役人員代表王天忠、軍隊退休干部代表馬學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老戰士代表胡崇基和復退軍人代表喇秉智,向他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祝福。他說,大家在我黨我軍不同歷史時期,堅決聽黨話、跟黨走,舍小家、為大家,毅然肩負起保家衛國的神圣使命,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犧牲,為人民安寧和國家富強作出了貢獻,黨和人民將永遠銘記,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2600萬人民感謝大家。
唐仁健與大家促膝交談,詢問身體狀況、家庭情況及困難需求,他叮囑當地干部,一定要樹牢服務意識,勤走訪、多慰問,關心照顧好大家的生活,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要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優撫政策,讓大家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與溫暖。他勉勵大家,要始終牢記“人民子弟兵”的光榮身份,始終保持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要講好革命軍人奉獻擔當的感人故事,弘揚革命軍人“不惜血染戰旗”的精氣神,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為培養鍛造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提供寶貴精神財富,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凝聚起強大精神動力。
孫偉來到復退軍人代表李國文、楊培棋、林旭明、李鳳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老戰士代表陸奎時家中,與他們拉家常,關切地詢問他們的生活起居和身體狀況,共憶崢嶸歲月光輝歷程,共話改革發展輝煌成就,祝愿他們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孫偉對他們為黨和國家各項建設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表示欽佩和感謝。他說,轉業復員退伍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在部隊期間,你們不怕犧牲、保家衛國,離開部隊后,又積極投身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黨和政府不會忘記你們,人民不會忘記你們。希望轉業復退軍人充分發揮在部隊練就的好思想、好作風、好本領,繼續為我省各項事業發展獻計出力。有關部門要把關心照顧轉業復員退伍軍人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積極主動為復退軍人排憂解難,多為他們解難題、辦實事,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王嘉毅及省政府秘書長常正國一同看望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