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北京3月9日電(記者朱婕 秦娜)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住甘全國政協委員,今天上午分別在各自界別小組討論民法總則草案。大家一致認為,民法總則的出臺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對調整民事關系,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國政協委員馮健身、陳學亨、德哇倉、郝遠、栗震亞、張世珍、馬文云等分別參加各組討論。
寧崇瑞委員說,編纂民法典、制定民法總則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作為民法典的開篇之作,民法總則草案中的條例與民生息息相關,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總則草案中,大到基本原則的確立、權利的確認,小到一些細微的條文修改,都體現出了法律的時代性。
尚勛武委員說,這次民法總則草案有很多亮點受到關注,這也是對中國特色民法的詮釋。比如監護制度問題,為了應對中國即將到來的人口老齡化危機,失能老人的監護問題體現在了草案中。同時,民法總則草案中關于虛擬財產的物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網購等相關規定,也都體現了中國特色民法的創制性思維。
馬忠明委員說,民法總則草案堅持問題導向,立足國情,尊重民事立法的歷史延續性,有很多創新,體現出了新的時代特征,對調整民事關系,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針對現行法律規定,修改完善了監護制度,擴大了監護范圍,突出了民政部門的國家監護責任。尤其關注到了農村留守兒童和失能老人的監護,可解決社會老齡化的一些新問題。民法總則草案還強調了個人信息保護,可有效避免電信詐騙和騷擾,體現出法律的民生情懷和百姓訴求。
張萍委員說,編纂中國人民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愿,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將對調整民事關系、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委員們也對民法總則草案中一些文字表述提出了修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