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孫海峰)“十三五”期間,我省將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機械化與農業設施裝備提升、農業科技創新、產業提質增效、農業信息化建設、農產品加工與流通業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業經營體系創新、生態農業與環境改善等“十大工程”,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
高標準農田是提升農業綜合效率的基礎,我省將大力推進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配套高標準農田建設、中低產田改造、鹽堿地改良工程,配套實施平整耕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工程;推進農田高效節水灌溉,加強灌區續建配套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加大旱作農業區梯田、集雨蓄水設施工程建設力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促進農業機械化與農業設施裝備提升,我省將實施主要農作物(牧草)全程機械化推進工程,加強新型適用農機化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重點提高整地、種植、植保、收獲、農產品加工等環節機械化水平;實施日光溫室、設施大棚、防雹防蟲網棚、養殖棚圈等設施裝備的提升改造工程;繼續推進園藝設施、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小區)建設工程;實施非耕地綜合開發利用工程。
圍繞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農產品質量安全、旱作農業、高效節水農業、設施農業、農業防災減災、農產品加工、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我省將加強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攻關,并繼續推進國家級、省級旱作農業示范區建設,實施馬鈴薯脫毒種薯種植全覆蓋工程,推進河西走廊及沿黃灌區農田高效節水示范區建設,實施果品、蔬菜、中藥材、現代制種等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工程,加快實施國家級草原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建設,建成全國重要的苜蓿等優質飼草產品生產基地、牧草種子生產基地和防災減災飼草料儲備基地。同時,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促進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相融合,抓好農業信息化載體建設,深入實施農業信息化示范工程和農業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設,培育一批帶動性強的“互聯網+”特色產業領軍企業。
我省將壯大和提升以馬鈴薯、草食畜、果品、中藥材、蔬菜、葡萄酒、特色小雜糧等為主的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加工業,形成一批特色優勢明顯,產業帶動性強的農產品加工集聚區、示范基地和產業基地、加工園區和加工企業集團。同時,加強和完善現代農業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綜合性農技推廣機構,繼續推進基層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實施農業綜合信息等公共服務平臺工程。
此外,我省將加大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三類協同”的職業農民培育力度;規范、穩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勞務合作、資金互助合作等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現代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流轉;加快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實施廢舊農膜回收、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處理與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