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三五”加快開發區建設
充分發揮開發區對全省經濟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
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沈麗莉實習生柴麗紅)開發區是產業集聚集約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支撐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平臺。為進一步加快全省開發區建設,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近日,我省下發了《甘肅省“十三五”開發區發展規劃》。
《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全省開發區總體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達到60個以上,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占全省份額顯著提高;各開發區功能定位更加明確、產業布局更加合理,產業集聚集約態勢明顯,特色優勢產業由大變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由小變大,開發區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持續打造十大優勢產業鏈條,培育一批產業配套協作體系基本完備、企業層級分布合理的重點產業集群;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改革創新走在全省前列;開發區單位生產總值資源消耗水平、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并達到全省指標要求,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5%,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
“十三五”時期,綜合考慮全省各開發區規模體量、產業體系、發展階段和發展趨勢,將我省開發區分為創新驅動型、轉型升級型、特色產業型、產城融合型和基礎培育型,充分發揮開發區作為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主要承載平臺的作用,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為“十三五”期間推動大蘭州經濟區率先突破發展、加快河西走廊經濟區組團聯盟發展、促進隴東南經濟區整合協同發展、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通過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技術服務產業等,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集聚發展,切實提高創新驅動能力,促進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全力推動綠色循環發展和產城融合。
《發展規劃》要求,要做好開發區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探索保留產能與退出產能適度掛鉤機制,促進企業優化組織結構、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提升綜合競爭力,推動轉型升級。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和法律手段,穩妥處置“圈而不建”“建而不產”的“僵尸”企業和空殼公司。同時加快推進體制機制、財政金融體制、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