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今年投資13億瞄準110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精準“滴灌”
讓 118萬百姓喝上穩定放心水
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宋振峰)省委省政府制定的“1+17”精準扶貧方案中鮮明提出,提高貧困地區自來水入戶率和水質達標率。到2020年,使貧困群眾都能喝上更加方便、穩定和安全的飲用水。記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省今年將深入實施精準扶貧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從中央補助資金、扶貧資金、省級財政、水利配套資金和銀行貸款中統籌安排13.04億元,解決110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118萬人的飲水安全不穩定問題。
我省自然條件嚴酷,水資源短缺,資源型、工程型、水質型缺水并存,解決農村群眾的飲水問題一直是全省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經過2004年、2009年兩次調查評估,全省2112萬農村人口中飲水不安全人口1526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72%。
2005年國家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連續9年把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列為為民辦實事和扶貧攻堅的重點任務之一,認真落實省級配套資金,扎實推進工程建設進度。在加快實施規劃內飲水安全項目的同時,我省結合省情,整合財政、扶貧、水利資金和利用國開行貸款,加大力度同步解決規劃外人口的飲水問題。2005年至2015年,全省累計投入資金113.52億元,其中中央投資74.9億元,省級配套13.74億元,貸款9.56億元,市縣及群眾自籌11.72億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6069處,水窖、小電井等分散供水工程8.17萬處,解決了1633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包括規劃外農村人口106.6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由2005年的25.8%提高到目前的80%。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從根本上改善了我省的農村生活條件,提高了農民的健康水平,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贊譽,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和支持。但還存在部分工程建設標準低、水源條件變化大、工程規模小、供水保障能力低、運行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部署,今年,我省結合“十三五”農村飲水鞏固提升規劃,瞄準建檔立卡的1107個貧困村118萬人的飲水不穩定問題,在12個市州、54個縣區實施精準扶貧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按照今年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明年通水入戶的目標,省水利廳將排定時間表、路線圖,強化督促檢查,將工程建設任務細化到村,工期細化到旬,責任靠實到人,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將通過新建集中供水工程來替代原分散工程;對部分已建水廠進行擴容改造,延伸供水管網,擴大供水范圍;對一些小型單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或聯村并網,改善供水條件;更新完善場窖工程;對集中工程覆蓋區尚未通水入戶的加大入戶力度,實現供水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