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鐸在臨夏甘南調研時強調
結合民族地區特色培育發展優勢產業 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加快全面小康進程
甘肅日報甘南4月27日訊(記者 白德斌)4月26日至27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林鐸在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全面落實好黨的民族政策,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搶抓機遇,凝心聚力,結合民族地區特色培育發展優勢產業,推動我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努力與全國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林鐸首先來到臨夏州東鄉縣高山鄉布楞溝村,實地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他說,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布楞溝村視察時要求“要把水引來、把路修好、把新農村建設好”。通過省州縣鄉各級黨委政府和布楞溝村群眾的不懈努力,以及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村里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泥路通了,自來水有了,新房子已經入住,牛羊養殖等富民產業發展良好,全村人均收入顯著增加。在參觀了村史館后,林鐸來到村民馬麥志、馬外那西的家里,與群眾傾心交談,聽大家講村里的變化、談內心的感受。他指出,落實好中央的各項惠民政策,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責任。我們要牢記使命,不負重托,總結經驗,開闊思路,進一步拓展產業發展的路子,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在臨夏州臨夏市、甘南州夏河縣分別考察了八坊清河源肉牛養殖基地、燎原乳業、學和民族用品廠、興強地毯公司、雪頓牦牛乳業生產經營和工業園區建設后,林鐸指出,要充分體現民族地域特色、發揮獨有資源優勢,堅持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符合實際、市場廣闊的民族特色產業,增強發展后勁。要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增強研發實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堅持循環化發展,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效益。要走好開放發展的路子,瞄準國內外市場需求,用好“一帶一路”重大機遇,不斷開拓市場,提高產品的市場覆蓋率。要嚴格質量保障體系,加強全過程監管,不斷提升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為群眾提供綠色安全放心的產品。要高度重視龍頭企業的發展,積極主動給予指導和幫助,使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增強,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時,要找準定位、科學布局,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增強經濟實力。
夏河縣當浪溝村,自然環境優美。當地政府和群眾積極轉變思路,培育發展藏族村生態旅游。林鐸進村入戶,實地察看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改造、環境衛生整治和農家樂建設運行情況,與藏族群眾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他說,要堅持綠色發展,把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扶貧開發緊密結合,在自然條件好、民族特色濃的地方,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業,形成生態與富民的良性循環,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引洮濟合工程和拉卜楞寺文物保護工程正在有序開展。林鐸實地調研后指出,要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把事關民族地區發展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謀劃好、實施好。要細化分解任務、全面落實責任,有效整合資源、調動各方力量,認真研究解決工程推進中的實際問題,確保各項建設扎實有序推進。要做好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大力推動優秀民族文化健康持續發展。
在合作市公安局三維數字中心調研社會服務管理工作時,林鐸強調,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不斷推進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讓群眾生活更加便捷、舒適。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服務方式,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發展動力。要加快少數民族社會事業發展,大力提高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水平,讓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林鐸還調研了東鄉縣城特大滑坡地質災害災后重建工作,強調要倍加珍惜災后重建成果,激發各族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省政府秘書長張生楨一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