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宋振峰)為了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保障農田水利工程良性運行,促進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我省今年遴選金塔縣、甘州區、永昌縣、榆中縣、靖遠縣等5個縣區作為省級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同時,將去年成功驗收的高臺、民樂、涼州、民勤、白銀等5個國家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縣區,列入省級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示范創建活動。
長期以來,我省農業灌溉平均水價和成本明顯倒掛。低水價不僅使用水戶節水意識不強,不利于用水結構調整,而且對水管單位的自身發展和水利工程的良性運行造成嚴重影響。為此,省水利廳決定探索通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不斷改革和創新工程運管體制。
目前,全省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已分解到縣。省水利廳要求,試點縣區要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將水量細化分解到灌區管理單位、用水合作組織,有條件的地區分解到戶。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初始水權,建立健全水權分配方案、水權交易制度,搭建水權交易平臺,推行水權流轉。同時,試點縣區應合理調整水價,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大中型灌區骨干工程農業供水價格至少達到補償運行維護費用水平,力爭達到成本水平;大中型灌區末級渠系和小型灌區農業供水價格達到成本水平,有條件的地區達到補償成本適當盈利水平。區分水源類型,區分作物類別,形成超用累進、少用遞減、節獎超罰的差別化、分檔化的水價調控制度。
誰節水,誰受益。不僅節水有獎勵,發展特色高效農業還有補貼。我省鼓勵試點縣區探索和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機制和節水獎勵機制,引導農民轉變用水方式,促進區域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并以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的作用,通過確權頒證等措施,嚴格落實工程管護主體、責任及運行經費。試點縣區還應夯實農業水價改革工程基礎,配套、完善末級渠系,地表水灌區全面配套斗口、農口計量設施,地下水灌區機電井全部安裝智能化計量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