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斬釘截鐵處置“僵尸企業”
用3至5年時間再壓減煤炭生鐵粗鋼產能逾1600萬噸
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伏潤之 沈麗莉 實習生趙雅琦)“僵尸企業”長期占用或消耗資源,拖垮了產業和市場,減少“僵尸企業”對資源的浪費刻不容緩。2月29日,在全省工業暨國企改革工作會議上,一位省屬企業負責人的發言引起多方共鳴。
面對經濟新常態,“僵尸企業”何去何從?我省將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標本兼治的原則,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治辦法,將去產能與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相結合,斬釘截鐵地處置一批“僵尸企業”。
記者從省工信委獲悉,通過初步摸底,我省去產能主要集中在煤炭、鋼鐵、水泥和電力行業。根據計劃,煤炭行業將用3至5年的時間逐步退出1000萬噸產能;鋼鐵行業用3至5年時間,逐步壓減生鐵產能310萬噸,粗鋼產能300萬噸;水泥行業通過兼并重組優化區域生產布局,力爭產能發揮率達到80%以上,產能集中度達到85%以上;電力行業努力提高發電設備利用率。重點針對“僵尸企業”采取以資產重組、產權轉讓等方式予以“出清”。同時,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不搞“一刀切”,給予必要的支持。
省政府國資委負責人表示,我省將按照兼并重組一批、淘汰落后一批的思路,清理處置“四類控股企業”和“三類參股投資”,即:連續三年虧損企業、資不抵債企業、停業企業、三級以下控股企業;連續三年無收益投資、余額300萬元以下投資、三級以下企業的參股投資。要果斷關停并轉或剝離重組一批現金流為負的企業或生產線,止住“出血點”。對兩年內不能投產的項目或投產后沒有效益的項目堅決停建和規范處置。
由于宏觀經濟復蘇乏力,有色金屬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金川公司以“切瘤子”的果敢和勇氣,關停了無邊際貢獻的龍首西一采區、鎳板帶材、電解銅粉、鈦廠等“僵尸生產線”,年內計劃削減鎳產量20%、銅產量10%。市場供求關系的急速扭轉讓酒鋼員工“刻骨銘心”,公司上下主動壓減市場過剩、競爭乏力的產品生產線,準備將省內淘汰的100萬噸鋼鐵產能向國外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