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打造脫貧致富精品工程
——省政府辦公廳雙聯工作綜述
甘肅日報記者白德斌
雙聯行動開展以來,省政府辦公廳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雙聯行動的各項決策部署,在省政府領導關心指導和各相關部門的有力支持下,統籌落實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六大任務”,全力打造形象提升、能力鍛造、德政民心“三大工程”,注重促進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融合聯動,幫助聯系村理思路、強基礎、育產業、引外力、抓培訓、穩增收,省政府辦公廳也因此榮獲了省委雙聯領導小組2012、2013年度“民心獎”和2014年度“先進組長單位”表彰。
領導率先垂范,理清發展思路,繪制小康藍圖
雙聯行動開展以來,省政府先后有17位省級領導聯系18個貧困村。領導帶頭作表率,多次深入聯系村調研指導工作,宣講國家及省上出臺的各類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到聯系戶家中了解情況,聽取群眾的致富想法,幫助聯系村理清發展思路。
在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的親自指導下,通渭縣馬營鎮華川村、油坊村、赤砂村確定了“梯田道路打基礎,產業開發促增收,科技培訓提素質,健全組織抓保障”的發展路子;莊浪縣南湖鎮石陽村確定了“小康引領,規劃先行,項目強村,果畜富民,創新機制,科學推進”的發展思路。省政府班子其他成員也在充分調研、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立足貧困村發展現狀、條件和資源優勢,指導聯系村在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開發和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確定發展思路,進一步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按照省政府領導的要求,省政府辦公廳緊盯“5年脫貧、8年小康”時間節點,以規劃為先導,委托專業規劃設計機構或當地建設部門,幫助指導聯系村編制小康建設目標規劃、村莊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結合聯系戶家庭情況和發展意愿,幫助342戶貧困戶制定了個人脫貧致富五年計劃;每年年初,結合聯系村新的變化和發展情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確定幫辦實事,提出符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幫扶措施,指導實施基礎設施和產業開發項目,雙聯村群眾對投身雙聯行動、勤勞致富奔小康充滿了信心。
完善基礎設施,破解發展瓶頸
省政府辦公廳充分發揮自身綜合協調優勢,認真落實省政府領導指示和要求,集中力量推進重點基礎性、公共性、民生性項目建設,幫助聯系村協調落實路、水、房、電等基礎設施項目,優先解決最緊迫的問題。圍繞建設美麗鄉村,認真指導幫助聯系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引導群眾整治村莊環境、改進生活方式、樹立文明新風,幫助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而又無力解決的突出困難。截至目前,累計協調幫助聯系村新修道路300多公里,實施危房改造和農村新居建設2000多戶,新修水窖800多眼,自來水入戶1500多戶,各聯系村的村容村貌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緊扣農民增收目標,因地制宜謀劃發展多元富民產業
按照劉偉平省長提出的上下聯動、項目拉動、協企帶動、平臺促動、干群互動、組織推動的“六輪驅動”模式,省政府辦公廳以點帶面,積極培育發展適合當地實際的富民產業,力促農業結構的大調整、富民產業的全覆蓋、農民收入的快增加。截至目前,華川村馬鈴薯良種擴繁面積穩定在2000畝以上,建設云杉、油松育苗基地600畝、金銀花中藥材種植基地230畝,建設牛羊養殖小區2處,發展養牛3頭、羊20只以上的分散養殖戶272戶,年出欄肉牛400頭、肉羊1000只以上。在省政府其他領導的大力指導下,渭源縣蓮峰鎮綻坡村、岷縣麻子川鄉吳納村的中藥材產業,莊浪縣南湖鎮石陽村、禮縣永坪鄉九圖村和新建村、秦安縣劉坪鄉黃灣村、寧縣早勝鎮樊村的蘋果產業,廣河縣莊窠集鎮錢家村和康樂縣附城鎮城南村的養殖業,華池縣悅樂鎮鴨洼村的設施蔬菜和養殖業,卓尼縣木耳鎮多壩村的養殖和旅游產業等均初具規模,為群眾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截至目前,省政府辦公廳累計幫助聯系村引進和協調落實產業發展項目資金約1.4億元,協調落實精準扶貧專項貸款、雙聯惠農貸款、婦女小額貸款等累計約6000萬元。目前聯系的15個村2014年底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56元,基本實現了翻番,預計今年可達到5800元左右。其中,華川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1807元增長到2014年的6230元,預計今年可達到7200元以上;成縣陳院鎮梁樓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1600元增長到2014年的6890元,預計今年可達到8500元以上。
同時,省政府辦公廳協調和組織相關單位、高校專家和技術人員,在聯系村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技術技能培訓,接受培訓群眾超過3萬人次。實現了每戶有精準增收門路、有1-2名科技明白人、掌握2門以上實用技術的目標。
關注生活困難群眾,幫辦實事好事
省政府辦公廳認真落實“八個全覆蓋”和“五件實事”要求,建立工作臺賬,掌握進展情況,加強跟蹤督查,制定幫扶計劃,確保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通過多種形式了解群眾疾苦,反映群眾呼聲,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力求做到基本戶情、經濟狀況、發展愿望、存在困難、就醫就學“五個知曉”和聯系戶中有重病住院、子女輟學、意外災害、親人去世及重大節日“五個關心”。截至目前,省政府辦公廳幫助聯系村協調落實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學校、衛生院、互助老人幸福院和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等項目資金約4000萬元、幫辦實事500多件,有效提升了聯系村的教育、醫療、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務水平。
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實現合作共贏
在省政府領導的積極協調下,通渭縣馬營鎮華川村、油坊村、赤砂村已與海南品香園集團公司結成對口幫扶關系,計劃在3個村投資農產品初加工項目,開發苦蕎茶、小雜糧等特色農產品。梁樓村與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結對幫扶。綻坡村與上海澎茂實業有限公司、奇正藏藥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已達成結對幫扶意向。城南村與上海頂淳食品廠結對幫扶。九圖村與江蘇省海南縣泰寧村已達成結對幫扶框架協議。全國僑商聯合會與新建村建立結對幫扶意向,并捐助50萬元成立農村互助合作社。樊村與華騰香港集團有限公司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
與此同時,省政府各駐外辦事處積極引進外部資源,在擴大宣傳、勞務輸轉、技術培訓、愛心捐助等方面拓寬渠道,助推雙聯行動。
完善工作機制,嚴守工作紀律,構筑堅強堡壘
針對聯系村數量多、分布廣的特點,省政府辦公廳設立雙聯辦,下設四個工作組,具體負責綜合協調、宣傳報道、督促檢查、后勤保障等工作,確保了辦公廳雙聯工作的規范、順暢、高效運轉。具體工作中,及時靈活調整對接關系,整合工作力量,不斷理順工作機制,保證每個聯系村都有省級領導牽頭,地級領導協調,每次進村入戶都有1名處級以上干部帶隊,各聯系村均明確了駐村聯絡員,進一步靠實了各處室、廳屬各單位的工作職責和任務。有計劃分批次安排干部進村入戶開展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長流水、不斷線的輪流駐村制度。
在省政府領導的示范帶動下,辦公廳各級黨員干部積極進村入戶,與群眾面對面交談、心貼心溝通,和群眾一起探討脫貧致富的路子,幫助解決聯系村和聯系戶反映的難點問題。自覺遵守中央和省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雙聯行動“三個防止”、“八個不準”的紀律要求,尊重群眾意愿,主動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進一步密切了與群眾的血肉聯系。
省政府辦公廳各黨支部、總支和聯系村“兩委”認真落實劉偉平省長關于學習借鑒河北肅寧縣加強村級基層組織建設做法的批示要求,積極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參與式”開展幫扶工作,加強村級陣地規范化建設,統籌考慮村級黨務公開、基層民主決策、文化體育活動、農家書屋、計劃生育、農資產品商貿服務、綜治信訪維穩、黨風廉政建設等配套功能,提高綜合利用率,村兩委班子工作創新能力、領導發展能力、凝聚群眾能力和維護穩定能力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