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扶貧攻堅大決戰的動員令和宣言書
——歐陽堅解讀《關于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
6月8日,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日前,省委副書記、省扶貧攻堅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組長歐陽堅應邀對《意見》作了解讀。
記者: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意見》的背景是什么?
歐陽堅:扶貧工作是當前我省壓倒一切的最大任務。省委、省政府研究出臺《意見》,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
這是貫徹中央精神和部署的具體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把扶貧開發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特別是2013年初,習總書記視察我省時指出,“貧困地區黨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貧開發上”。這是對我們的極大鞭策和鼓舞。今年以來,習總書記先后到云南、陜西等地視察調研扶貧工作,并主持召開了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明確提出要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汪洋副總理、杜青林副主席也先后到我省調研精準扶貧工作。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要求,是我們研究出臺這些文件的重要遵循和政策依據。
這是我省扶貧探索和實踐的必然結果。近兩年,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習總書記要“扶到點上、根上”的要求,開展了一系列探索與實踐。比如,我們通過雙聯行動,不僅把干部等最有效的資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而且引入了外省力量參與甘肅扶貧開發;通過“1236”扶貧攻堅行動,形成了全省上下大抓扶貧的強大合力;通過市場的辦法,撬動了大量金融資本參與扶貧開發,僅2012年至2014年,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就得到了上千億元的金融支持;通過整合資金,放大了財政投入的效應,今年省級層面整合各類涉農資金達389億元。這些探索,都可以說是采取了“超常規的措施”,拿出了“過硬的辦法”,都是圍繞提高扶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的精準度做文章。我們的這些探索,得到了汪洋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前不久到我省督查的國務院工作組也認為“可復制、可推廣”。
概括起來講,實施精準扶貧,不僅是中央的要求,是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期盼,也是我們已經認準的一項工作、一個方向。為此,我們在系統調研總結、集中各方面智慧的基礎上,研究出臺了《意見》和一攬子《實施方案》,并召開大會進行了部署。從這一段時間各方面的反映看,省委、省政府的這一部署,不僅得到了全省上下的廣泛擁護,也引起了中央相關方面和媒體的關注。
記者: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意見》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歐陽堅:怎樣研究提出一個管用、有效的文件,是近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一直放在心上的一項主要工作!兑庖姟返某雠_,是各方面智慧和心血的結晶,也是省委、省政府堅持問題導向、大膽改革創新的結果。
一是深入調研、理清思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領導結合各自分工,深入開展了一系列調查研究。王三運書記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就到省扶貧辦和交通、水利等部門調研精準扶貧工作,強調要全面貫徹習總書記在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研究謀劃精準扶貧的政策措施。3月底以來,王三運書記再次深入到六盤山區、秦巴山區、藏區和插花型貧困地區進行專題調研,采取問卷調查等形式解剖麻雀,提出了要重點破解的18個問題和前三年集中攻堅、后三年鞏固提高的節點要求。這些要求具體明確,使我們從一開始就抓住了重點,明確了方向。省長劉偉平多次進村入戶、訪貧問苦,深入了解扶貧政策落實情況,提出要建立精準扶貧大數據庫,做到精準施策、定點消除。在兩位主要領導的帶動示范下,其他領導同志也結合各自分工,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工作。
二是精心研究、搭建框架。在吃透中央精神、總結實踐經驗、借鑒成功做法的基礎上,省委、省政府著眼于實化細化“1236”扶貧攻堅行動,堅持問題導向、精準取向和改革方向,圍繞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保障“六個精準”,經過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省委財經領導小組會多次討論審議,最終形成了“1+17”的文件框架。
三是征求意見、凝聚共識。在起草過程中,我們始終注意吸收各方面的建議,多次通過召開座談會、書面等方式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初稿形成后,王三運書記、劉偉平省長和我先后主持召開座談會,分別聽取黨外人士,部分基層人大代表和縣區負責同志,我省十八大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對精準扶貧的意見。6月5日,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1+17”精準扶貧工作方案。
在起草過程中,王三運書記多次親自修改文件,對框架結構、內容措施等都親自指導把關!兑庖姟废群笞髁私30次較大修改,充分吸收了各個方面的真知灼見,確保所提出的措施辦法都是實實在在的“干貨”。
記者: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意見》的主要內容。
歐陽堅:總體上看,《意見》貫穿了精準性的要求,突出了組合拳的特色,強化了配套化的措施,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扶貧開發工作的任務書、作戰圖和時間表。《意見》共7個部分,22條。
在對象精準方面,主要提出了要進一步規范建檔立卡、實行動態管理,摸準致貧原因、列出需求清單,因村因戶施策、明確脫貧措施,做到底數清、問題清、任務清、對策清、責任清,把扶貧工作精準到村、到戶。
在目標精準方面,明確了2017年和2020年兩個時間節點的階段性目標,強調要科學確定脫貧時序,并與全面小康指標體系相銜接,到2017年底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其中扶貧對象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到2020年貧困地區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消除絕對貧困,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
在內容精準方面,從完善基礎設施、壯大富民產業和發展社會事業3個方面,對路水房電、易地搬遷、生態環境建設,對發展特色農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勞務經濟、現代服務業,對發展教育、衛生、文化、科技等18項重點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
在方式精準方面,強調要以創新的精神、改革的理念、市場的辦法推進精準扶貧,從改革扶貧機制、融合雙聯行動、創新投入方式、統籌社會幫扶等5個方面提出了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在考評精準方面,強調要切實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提出健全精準評估、正向激勵、懲戒約束三項機制,對干得好的和干得不好的,分別設計了相應的獎勵和懲處措施。
在保障精準方面,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責任落實、夯實基層基礎、強化人才保障、轉變工作作風5個方面,特別是提出了強化縣級主體責任,省市縣簽訂扶貧目標責任書、省委常委牽頭聯系市州、省級領導包抓縣扶貧工作等措施。
總體上看,《意見》為堅決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戰大決戰開出了“良方”,配好了“良藥”,實現了扶貧開發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由全面開花向“定點消除”的重大轉變。
記者:《意見》有哪些創新和亮點?
歐陽堅:《意見》堅持把全面小康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貧攻堅作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準扶貧作為扶貧攻堅的重中之重,瞄準了最貧困的地區和最困難的群眾,突出了最急需最迫切最現實的扶貧難題,抓住了我省扶貧攻堅的“牛鼻子”!兑庖姟返膭撔潞土咙c集中體現在5個方面。
一是體現了系統性。《意見》和17個配套方案緊密結合當前我省貧困地區實際,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綱要的有關要求,與“1236”扶貧攻堅行動的具體任務相銜接,是一個統籌考慮、相互聯系的架構,體現了“綱”和“目”的有機統一,對“六個精準”所涉及的每一項重點工作,都明確了具體目標、著力重點、措施辦法、責任主體、完成時限和考核評價等方面的要求。
二是體現了針對性!兑庖姟芳攘⒆惝斍坝种坶L遠,針對瞄準機制不夠完善、基礎設施瓶頸短板制約嚴重、富民產業發展比較滯后、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突出問題,從現階段必須解決、能夠解決和需要假以時日持續用力才能解決的工作入手,提出了一整套的實施辦法,確保讓老百姓有認同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體現了操作性。在制定文件時,省委、省政府一開始就提出了可操作、利執行、易檢查、能落地的要求,堅持不現實的目標不說,不切實的任務不講,不務實的辦法不提,對拿出的每一項具體措施,從項目怎么安排、錢從哪里來、誰來組織、誰來實施、什么時候完成、怎樣檢查驗收等,都一一明確,確保不虛不空,真正做到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
四是體現了突破性。在財政投入、學前教育、醫療衛生、電商扶貧、金融支撐、扶貧手段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比如,在財政投入上,提出各級財政要單列民生改善、項目建設、社會保障等領域用于扶貧開發的資金,當年清理收回存量資金中可統籌使用資金的50%以上用于扶貧開發,拓寬了持續加大扶貧財政資金投入的渠道。在學前教育上,提出2017年全省貧困村適齡兒童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70%,2020年實現有需求的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同時對貧困家庭子女免收保教費。在醫療衛生上,提出對每個村新建衛生室補助10萬元,到2017年前實現貧困村標準化衛生室全覆蓋;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2016年起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等措施,切實減輕貧困群眾的看病負擔。在電商扶貧上,提出到2017年底實現全省貧困村寬帶信息網絡全覆蓋,70%以上的貧困鄉實現利用電子商務銷售當地特色產品,到2020年貧困地區基本普及電子商務應用。在金融支撐上,提出實施總規模400億元的“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為貧困戶提供5萬元以內、3年以下、基準利率、免抵押、免擔保的小額信貸支持,由省級財政按基準利率全額貼息,這將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群眾貸款難的問題。在扶貧手段上,提出引導貧困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生產工具、農業設施等資源資產參股到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或其他農業項目;探索財政扶貧資金、社會幫扶資金等折股量化到貧困戶,投入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按股分紅、負盈不負虧。這些創新性的措施辦法,都會給貧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五是體現了激勵性。《意見》把貧困人口減少、群眾收入增加、基礎條件改善等扶貧開發的成效作為考核貧困縣(市、區)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的主要內容,對完不成扶貧攻堅任務的實行“一票否決”;對完成減貧“摘帽”任務和扶貧成效顯著的貧困縣給予一定獎勵,對領導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對在扶貧攻堅中認識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風不扎實、效果不明顯的領導干部進行組織調整或問責,有效引導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
總之,《意見》探索總結出一套有力、有效推進扶貧開發的理念、方式、機制和狀態,在我省扶貧開發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必將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全省各級各方面都要認真貫徹落實“1+17”文件,以釘釘子的精神、打硬仗的準備,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大決戰,努力為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