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省市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學員熱議創新驅動發展
甘肅日報記者 白德斌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如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唯一出路就是要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實現經濟增長由投資驅動、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省市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上,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明確作出了回答。
劉偉平進一步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兩天來,創新驅動成為了省市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的學員們熱議的關鍵詞之一。
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創新驅動的內涵和核心,既要避免把創新驅動僅僅片面理解為科技創新的誤區,在重視科技創新的同時,重視體制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工作組織方式創新等,通過全方位的創新活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又要準確把握科技創新在整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從實際出發,找準創新的突破口,努力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時提出的“著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的重要指示,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推動作用。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省政府制定了《甘肅省專利獎勵試行辦法》、出臺了《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爭取科技部批準我省與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合作共建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特別是去年,全省共登記省級科技成果657項,技術市場合同交易額達到115.23億元,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排在全國第19位,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
劉偉平指出,當前,我省實施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各地各部門要把工作的著力重點放在“打造科技創新平臺,扶持企業創新主體,完善創新激勵政策,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上,以此來促進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科研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從而形成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新動力。
學員們認為,這不僅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而且有了明確的途徑和方法。“把創新驅動作為甘肅長遠發展、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點到了要害、抓住了根本。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更要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研討班學員、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范鵬說。
鼓勵科技創新,激勵政策是關鍵。學員們認為,劉偉平在作輔導報告時傳遞出的激勵政策,將為加快科技創新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比如,對轉化了省內科技機構重大科研成果的企業,政府將對中試給予適當資金支持;對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新產品和服務項目,優先列入政府采購目錄,實行首臺(套)扶持政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產品的規模化應用。對科研機構,特別是省屬科研院所,只要是不涉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可以一律下放給科研項目承擔單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所得收入全部留歸單位,納入單位預算。支持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價入股企業獲得股權收益。鼓勵科研人員通過科技創新從企業獲得股權、期權和分紅。對我省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研發人員,個人所得稅可采取先征后重獎的辦法予以激勵。對中小微企業的核心研發人員,要在職稱評定、成果申報等方面給予一視同仁的支持,以此來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
研討班學員、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占亭表示,蘭州市將認真抓好貫徹落實,突出抓好創新驅動,在推進機制上深化省市合作,在平臺建設上推進孵化器建設,在創新主體上推動在蘭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開展協同創新,在合作共建上加強與上海張江高新區的合作,在政策措施上設立科技創新投資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
研討班學員、人行蘭州中心支行行長羅玉冰表示,在金融和科技創新的結合上,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的扶持力度,有效破解科技擔保這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