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開展農村公路建設三年大會戰
2017年將全面完成交通扶貧攻堅任務
甘肅日報禮縣訊(記者嚴存義)全省交通扶貧攻堅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4月2日在禮縣召開,此次會議吹響了我省農村公路建設的沖鋒號: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開展三年建設大會戰,確保2017年全面完成交通扶貧攻堅任務,全省所有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實現“鄉有等級站、村有汽車停靠點,村村通班車”的目標。
近兩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交通運輸部門緊緊圍繞“1236”扶貧攻堅行動確定的目標任務,大力實施農村公路通暢工程,不斷完善農村運輸網絡,取得了顯著成效。自2013年啟動交通扶貧攻堅以來,全省建成建制村通暢工程20047公里,通暢率達到70%,其中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通暢率達到68%,17個插花型貧困縣通暢率達到81%,嘉峪關、金昌2市和西峰區等18個縣區實現了100%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全省鄉鎮汽車站達到1222個,全省99.8%的鄉鎮、87.7%的建制村通了班車。
今年,我省進一步加大交通扶貧攻堅力度,加快推進農村通暢工程建設。全省已安排建制村通暢工程13192公里,到年底實現80%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其中7個省級試點縣、2個部級試點縣率先實現100%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同時,建成鄉鎮客運站點100個、行政村停靠點1500個,實現98%的鄉鎮有客運站、90%的行政村有班車停靠點。
2016年,擬安排建制村通暢工程14820公里,實現全省90%以上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慶陽革命老區所有縣區和省交通運輸廳確定的1市8縣示范市縣實現100%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村村通班車。
為完成農村公路建設三年大會戰目標,省上要求全力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進度,對所有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七公開”制度,做到項目公開透明、陽光操作。廣開籌資渠道,統籌各類扶貧資金和涉農資金向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傾斜,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群眾投工投勞、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交通扶貧投融資機制。實施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年內率先完成通客運班線和接送學生車輛集中的急彎陡坡、臨水臨崖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工作,加大安保工程建設和危橋改造,讓群眾走上“安全路”、過上“放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