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2/BeyondPic/2014-11/2/14110119557e4d3774bf03b0e1.jpg)
(麥積山)
大景區是指體量大、旅游項目多、吸納能力強、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統一順暢、過夜游客平均停留2天以上的景區。
在全省旅游發展大會召開之際,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正式印發了《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大景區總體規劃綱要》。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省將建成年接待游客達到300萬人次以上的大景區共20個。全省接待游客達到3.6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500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旅游業成為全省戰略性支柱產業。
根據規劃,我省大景區建設將分兩步走,計劃到2017年,率先建成百里黃河風情線—錦繡絲路園、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崆峒山、嘉峪關、麥積山、張掖丹霞、黃河三峽、敦煌陽關—玉門關等8個大景區;到2020年,建成黃河石林、拉卜楞寺—桑科草原、大云寺—王母宮、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松鳴巖—古動物化石地質公園、馬踏飛燕、紫金花城—神秘驪、紅色南梁、官鵝溝、渭河源、冶力關、興隆山等12個大景區。在此基礎上,我省將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實行屬地管理,整合大景區內各類旅游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統一開發,優化布局聯動線路體系,形成精品絲路旅游線、黃河風情旅游線、華夏尋根旅游線、民族風情旅游線、中醫藥養生旅游線、紅色旅游線等6條主題線路,打響“精品絲路、絢麗甘肅”旅游品牌。
通過大景區的建設和推動,到2020年,省內市(州)再建成30個精品景區,縣(區)再建成50個特色景區,全省形成“235”布局的100個重點景區體系,全面推動旅游資源的整合開發和轉化利用,帶動旅游產業跨越發展。
百里黃河風情線—錦繡絲路園大景區
規劃面積約40平方公里,包括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錦繡絲路園及白塔山、文朔閣片區。將以“錦繡絲路”為主題,打造絲路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的集中展示區,使其成為代表蘭州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重要標志。
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大景區
規劃面積約13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莫高窟、莫高窟游客中心、鳴沙山·月牙泉、歷史博物館等景區點。整合莫高窟、月牙泉品牌旅游資源,統一開發甘肅絲綢之路龍頭大景區,突出敦煌文化和沙漠風光,創建甘肅絲綢之路標志性大景區,高標準創建國家5A級景區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意示范基地。
崆峒山大景區
規劃面積約31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太統山、皇城、五臺、胭脂川、香山、崆峒古鎮、彈箏湖公園、龍隱寺等13個景點。高標準開發崆峒山彈箏峽、香山等新景區,形成崆峒山3日游旅游精品,打造傳統養生、宗教朝覲、文化修學、旅游觀光等養生系列產品,豐富游客多元體驗。
嘉峪關大景區
規劃面積78平方公里,包括嘉峪關文物景區、長城第一墩、懸臂長城、石官峽、黑山巖畫、中華孔雀苑、絲路印象·邊關第一鎮、戈壁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等景點。突出長城文化主題,打造嘉峪關高品位復合型長城文化龍頭景區。
麥積山大景區
規劃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5個子景區。計劃整合麥積山風景區、石窟、森林等精品資源,打造以石窟文化、名山生態、溫泉養生、天水風情為特色的麥積山國際文化生態旅游大景區。
張掖丹霞大景區
規劃面積9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七彩丹霞、冰溝丹霞、大勒巴溝丹霞等景區景點。突出張掖丹霞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主題,建設甘肅絲綢之路標志性旅游目的地,輻射帶動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等景區,打造以張掖丹霞為核心的區域旅游精品線路,做強絲綢之路旅游帶。
黃河三峽大景區
規劃面積17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炳靈石林景區、炳靈寺景區、炳靈湖景區、太極湖景區、毛公湖景區5大片區。突出“龍騰黃河、水美永靖”主題,轉型升級打造西部休閑度假大景區,變“永靖一日游”為多日游,使之成為甘肅湖泊休閑度假旅游標志性景區和西部水鄉文化特色旅游城鎮。
敦煌陽關—玉門關大景區
規劃面積約410平方公里,主要景點包括敦煌著名的兩個邊關—玉門關、陽關及陽關—玉門關—雅丹邊關廊道。突出敦煌深厚的漢唐邊關文化和絕美雅丹地貌,統一打造敦煌陽關—玉門關文化大景區,使之成為敦煌旅游新品牌,形成與莫高窟—月牙泉大景區的“雙子星座”。
黃河石林大景區
規劃面積9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古石林群、黃河曲流、龍灣綠洲、壩灘戈壁等4個景點。突出黃河石林西部地質大觀園的主題,打造甘肅黃河地質文化及傳統文化標志性大景區。
拉卜楞寺—桑科草原大景區
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主要景點為拉卜楞寺和桑科草原。突出藏域文化主題,深入挖掘藏傳佛教、藏域風情、高原生態等文化生態資源,創建拉卜楞——世界藏學府旅游目的地和甘肅藏文化標志性旅游景區,打造安多藏族風情草原精品景區,帶動甘肅回藏風情線旅游發展。
大云寺—王母宮大景區
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大云寺舍利塔、王母宮回屋、王母宮石窟等15處景點。形成了“西有莫高窟、東有大云寺”的佛教文化旅游精品,高標準建設大云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王母宮國家級重點民俗文化園區、創建宗教民俗文化5A級景區。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大景區
規劃面積85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載人飛船發射場、2號東方紅發射場、地下測控指揮室、航天員訓練和出征中心、東風水庫等景區景點。突出現代航天科技主題,打造中國航天科技旅游標志大景區,開發航天科技觀光旅游、航天教育體驗旅游、戈壁體驗旅游等特色旅游產品體系。
松鳴巖—古動物化石地質公園
規劃面積82平方公里,包括松鳴巖景區、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等景區景點。突出“花兒故里、化石之都”主題,打造古生物化石山水花兒國際旅游目的地,塑造“世界的和政、古生物的伊甸園”品牌。
馬踏飛燕大景區
該大景區規劃范圍分為核心景區和輻射景區,核心景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分為城區歷史文化旅游片區和東片沙漠公園及葡萄休閑養生旅游區的旅游風景帶。以馬踏飛燕為主題,創新擴建馬踏飛燕出土地雷臺景區,打造馬踏飛燕·中國旅游標志之都及中國葡萄酒城休閑養生旅游新品牌。
紫金花城—神秘驪大景區
核心景區主要包括驪城、驪遺址、華夏驪影視城等30余處景點,規劃面積110平方公里;輻射景區包括永昌縣北海子濕地風景區、金川國家礦山公園等13處景點,約630平方公里。突出驪文化主題,打造全國唯一的以中西傳統文化融合為背景的經典旅游品牌景區。
紅色南梁大景區
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包括南梁革命紀念館片區、大鳳川軍民大生產片區、東華池抗大七分校舊址片區、寨子灣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片區的旅游風景道。突出南梁“陜甘邊紅色圣地”主題,建成以南梁土地革命文化景區為主體、紅色抗大文化景區等為支撐的紅色旅游集群。
官鵝溝大景區
規劃面積177平方公里,主要景點包括官鵝溝、大河壩溝、馬圈溝等。突出“九奇官鵝”主題,打造集度假休閑、尋幽探險、消夏避暑、娛樂運動為一體的多功能、高效益綜合性國家森林公園及人文生態旅游區。
渭河源大景區
規劃面積16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首陽山、渭河源、雙石門、太白山等4個景區。突出華夏文明探源主題,打造集文化探源、生態保育、源頭觀光、科普教育、特色農業與田園休閑為一體的渭河源生態休閑游憩大景區。
冶力關大景區
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包括冶海、赤壁幽谷、親昵溝、冶木峽、冶力關國家森林公園等5大景區。突出森林生態主題,開發溫泉養生、漂流體驗、森林滑雪、互動演藝、江淮風情部落等新產品,建設冶力關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的大景區。
興隆山大景區
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興隆山東山、西山、成吉思汗文物陳列館、蔣介石行宮、滑雪場等景區點。突出“隴右名山”主題,打造蘭州市近郊生態觀光、休閑、避暑標志性景區,實現興隆山由自然風光產品向多主題休閑、體驗、研學等產品體系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