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檢察機關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形勢和人民群眾呼聲,不斷規范檢務公開制度措施,精心打造立體化公開平臺,全面推進陽光檢務,取得了明顯成效。
建章立制:規范公開
全省各級檢察院堅持把完善制度規范作為推進檢務公開的重要抓手。年初,作為檢務公開試點省份,省檢察院專門成立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召開6次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對10個試點院檢務公開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制定了檢務公開實施方案、任務分解意見、任務分工方案等文件,對公開時限、責任主體以及程序審批等作出規定。8月份,組織蘭州、酒泉等4個試點院和省院辦公室、宣傳、案管、公訴等部門負責人赴河南、廣東、江蘇三省9個院學習考察。同時,還將檢務公開列為全省檢務督查一項重要內容,實行“一月一報”督查制度。在公開重點上,各地從檢察職能向執法辦案信息延伸,不斷拓展檢務公開的深度和廣度。制定了《甘肅省檢察機關案件信息公開系統部署應用工作實施方案》,健全了法律文書說理、案件信息公開審核、不起訴和刑事申訴案件公開答復、新聞發布等各項公開制度,建立了三級院135人的新聞發言人隊伍,舉辦了案件信息公開系統應用培訓班,對三級院126名干警進行培訓。截至10月底,全省三級院有112個院上線運行案件信息公開系統,共公開法律文書177份,發布職務犯罪等重大案件信息331條,發布程序性案件信息2406條。
網上網下:立體推進
全省三級檢察院積極整合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資源,搭建網上與網下全方位推進的檢務公開新格局。各地依托微博、微信、檢訊通、檢察門戶網站等“四位一體”平臺,加大公開力度。全省70多個院開通了官方微博,其中省檢察院在騰訊、正義和新浪網的官方微博粉絲接近31萬,其騰訊微博被評為“甘肅十大黨政機構微博”;該院門戶網站每天更新稿件超過20條,活躍度位居全國前列;省院、蘭州、酒泉、永靖、七里河等5試點院建立了手機短信發布平臺,共向7919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特約檢察員等累計發送信息245489條;平涼崆峒區檢察院利用平涼手機報不定期向轄區內居民發送檢察信息,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各地還加強與《檢察日報》《甘肅日報》《甘肅法制報》和甘肅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的溝通協作,開辟專欄,并通過編發《隴原檢察》《檢察簡報》等刊物,公開重大工作部署和案件查辦情況。今年1—10月,全省檢察機關在省級以上紙質媒體發表新聞稿件1632篇,向社會主動公開起訴書、抗訴書、不捕理由說明書等536份,公開查辦職務犯罪重大部署、案件信息和危害民生民利典型案例135件次,有效提升了檢察機關的執法透明度。
門里門外:全面覆蓋
全省檢察機關充分利用機關辦公樓內外設施等兩個戰場,不斷擴大公開的覆蓋面。各地在案管大廳、信訪接待大廳配備觸摸式查詢機、電子顯示屏、宣傳手冊、掛圖等設施,定期更新發布檢察案件信息內容,為群眾提供業務咨詢、案件信息查詢、控告申訴舉報受理、律師接待、視頻接訪、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務,將檢務公開與為民服務緊密結合起來。白銀區檢察院還將案管中心和控申接待大廳進行資源整合,設立檢察為民服務中心,為來訪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各地還積極開展大走訪、大宣傳活動,向群眾宣傳涉及檢察機關職能、法律相關規定等內容,并通過設置臨街廣告欄、LED顯示屏、宣傳燈箱,以及利用公交車車載數字電視等手段,進一步拓寬人民群眾有序參與檢察工作的途徑,不斷拓展公開的深度,使檢務公開平臺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
由專及案:深化效果
各地檢察機關還把專項行動公開與執法辦案公開有機結合,不斷延伸觸角,確保檢務公開不留“死角”。依托雙聯、“保民生、促三農”專項行動中設立的1206個鄉鎮檢察室、15007個村社檢察聯絡室和21023名檢察聯絡員,搭建覆蓋全省鄉村的檢務公開網絡,通過設置電子觸摸屏、建立檢務公開室、發放宣傳資料、播放宣傳視頻、趕集日宣傳等,把檢務公開延伸到田間地頭,融入到促進三農的全過程。每年還定期開展“檢察開放日”“舉報宣傳周”“新聞發布會”等活動,使群眾“零距離”接觸檢察機關和干警。注重將檢務公開融入到執法辦案全過程,全面推行解疑釋惑說理制度,真誠回應群眾關切,確保案件相關當事人能夠深入了解并理解檢察工作,進而支持檢察工作。據了解,今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依申請公開訴訟文書和技術性鑒定材料812份,控告申訴案件辦理情況49件,有效確保了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王瑞成 魏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