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運在全省項目觀摩活動總結暨開發區工作會議上強調
凝聚干事創業正能量開創項目工作新局面
努力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打好堅實基礎
甘肅日報蘭州10月15日訊(記者徐愛龍 白德斌 呂寶林)全省項目觀摩活動總結暨開發區工作會議今天在蘭州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倡導干事創業風氣、形成攻堅克難合力、營造良好政務環境,以強大的正能量、務實的好作風抓好項目和開發園區建設,努力擴大經濟總量、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發展水平,進一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打下堅實基礎。
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省政協主席馮健身講話;省委副書記歐陽堅,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笑虎分別主持會議。
省領導連輯、吳德剛、澤巴足、張曉蘭、虞海燕、李建華、冉萬祥出席會議。
從2012年開始,省委、省政府圍繞落實、督導、促進項目帶動行動和“3341”項目建設工程,連續三年分別以“看新不看舊”、“看大不看小”、“看高不看低”為主題,組織開展了全省項目建設觀摩活動,進一步向各地各部門發出了重視抓項目的強烈信號和鮮明導向,對全省上下統一思想認識、強化項目意識、交流經驗互識、凝聚發展共識,起到了積極而重大的推動作用。在今年為期5天的項目觀摩活動中,省委、省政府結合調研督促開發園區建設,劃分河西片區、中南片區、東南片區,組織三個觀摩團分赴14個市州進行了項目觀摩。
王三運在講話中指出,項目帶動行動、“3341”項目建設工程、項目觀摩活動的實施和開展,高度契合了當前我省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的階段發展特征,有效推動了全省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后勁增強。從今年的觀摩來看,各地項目建設亮點紛呈、結構水平明顯提升、氛圍環境更加趨好、空間前景十分廣闊,項目工作呈現出緊扣并突出重大機遇和平臺、轉型升級趨勢和要求、自身優勢和定位的鮮明特點,抓項目的意識、力度和成效有了很大變化、長足進步。經過三年努力,全省項目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項目數量、總量、質量、科技文化含量普遍提升,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成效明顯,各級干部干事創業的工作作風得到鍛造提升,廣大干部群眾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信心大為增強,甘肅開放度、影響力、美譽度明顯提高。項目建設工作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有益啟示,主要是抓項目必須堅持正確導向、必須堅持科學理念、必須堅持雙管齊下、必須堅持融入平臺、必須堅持創新引領。同時要看到,項目建設中還存在各地不夠平衡、整體層次不太高,大項目、好項目、高精尖項目和帶動能力強的項目比較少等問題,以及重形式輕內容、重數量輕質量、重簽約輕落地、重引進輕服務等現象,要認真加以解決。
王三運強調,為期三年的項目集中觀摩活動雖告一段落,但抓項目促發展的勁頭一刻都不能松懈、工作一刻都不能停頓。全省各級各方面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的重要指示,結合省委十二屆八次全委會作出的安排部署,繼續將項目觀摩活動中形成的管用做法堅持好拓展好延伸好。要按照機制保持不變、繼續體現“兩手”、不斷改進方式、著力強化深度的原則要求,認真研究、深入謀劃明年及今后的項目觀摩工作,組織開展好抓發展、抓黨建“兩手硬、雙落實”大調研活動,既堅持項目觀摩的好做法又拓展活動的調研檢查內容,既堅持對經濟社會發展項目的調研督查也堅持對黨的建設工作的調研督查,既了解每個市州“兩手抓”面上的基本情況也摸透市州重點工作突出問題的具體情況,確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下一步項目工作中,要認真研究省內優勢的互補、資源的整合、鏈條的延伸、盤子的做大、杠桿的運用、體制的創新、機制的搞活,在實現規劃布局、錯位發展的基礎上,協調和引導好項目的方向、產業的導向特別是首位支柱的定向,引領特色優勢、戰略新興、富民多元、區域首位“四大產業”實現更高層次更大規模發展。
王三運強調,加快開發園區建設不僅是穩增長的需要,也是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需要。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開發園區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視當前存在的各類問題,不斷完善發展思路、強化措施辦法、突破瓶頸制約,加快開發園區建設步伐,提高開發園區建設水平。要牢牢把握開發園區建設的導向和著力點,正確處理建設開發園區與經營發展園區、培植主導產業與發展配套產業、擴大總量規模與提升產業水平、擴大建設投入與增加產出效益等“四個關系”,盯緊抓牢優化建設格局、增強產業實力、強化招商引資、完善體制機制等“四個重點”,進一步把各類開發園區建設成為深化改革開放的有效依托、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支點、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勁支撐。
王三運強調,抓好項目建設和開發園區工作,必須營造積極向上、開明開放、干事創業、凝心聚力的氛圍和環境。一要倡導干事創業風氣。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當官一任造福一方”,既要“干凈”也要干事,既要“平安”但又不能平庸,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真正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激發和凝聚的正能量轉化為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努力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好勢頭。二要形成攻堅克難合力。各級各部門要主動擔當責任,詳細排查、勇于面對改革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加深思考和謀劃,加強督促和推進,尤其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利契機,破除保守主義、本位主義和功利主義思想,凝聚起推進工作的強大合力。三要營造良好政務環境。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工作,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有效解決項目建設、企業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分析審批環節、風險環節的教訓漏洞,防止和杜絕腐敗問題發生。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管控,形成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不斷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進程。
劉偉平指出,從今年中南片區的觀摩情況看,項目建設的成效可圈可點,各地富民首位產業區域特色鮮明,主導地位進一步凸顯;觀摩的企業非公經濟比重大,在項目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效果顯現,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開發區建設水平提高,聚集功能日益增強。但也存在循環經濟發展的理念樹立得不夠牢固,落實富民產業的措施不夠具體,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企業資本運作能力不強,新興產業對經濟拉動作用不明顯,開發區建設體制機制不活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各地各部門要堅定不移地深入實施“3341”項目工程,狠抓項目建設關鍵環節,力促項目建設提檔升級,以項目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和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劉偉平強調,一是項目謀劃要有的放矢。繼續圍繞區域富民產業和首位產業、國家微刺激政策、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攻堅戰、向西開放、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謀劃項目,用項目結構的優化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改革舉措要務實管用。加快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政府集中精力做好規劃布局、審批服務、幫助企業引進和培養急需人才、建立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機制等工作,凡是企業能做好的工作,支持企業去做。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幫助企業搭建好融資平臺,拓寬項目建設融資渠道,吸引更多社會資金。要繼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建立“一站式”審批服務體系,激發市場主體的投資活力和開發區建設發展的內生動力。要著力促進非公經濟加快發展,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扶持非公經濟加快進入基礎設施領域和資源深加工領域。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把項目作為產學研結合的紐帶,形成創新集聚效應。三是招商引資要持續加強。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機遇意識,重點推進區域性定向招商、產業性專業招商、龍頭企業帶動集群化招商等模式,不斷拓寬招商引資的渠道和覆蓋范圍。四是保障服務要優質高效。嚴格落實重大項目領導分包責任制,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加大跟蹤服務力度,搞好對接,促進項目盡快落地實施。
馮健身對在平涼、慶陽、天水和隴南觀摩的項目進行了認真點評。他指出,“3341”項目工程的深入實施巨大而又深刻地改變著隴原大地的面貌,4個市的好做法和成功經驗說明:因地制宜實施“3341”項目工程,是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和區域主導產業的有效途徑;引進高新技術項目實施“3341”項目工程,是提高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發展循環經濟實施“3341”項目工程,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招大引強、強弱聯合實施“3341”項目工程,是把經濟發展推向快車道的現實選擇。
馮健身強調,我省加快發展最現實的選擇是項目帶動,要始終咬定“3341”項目工程不放松,長期堅持下去。他建議,從明年開始項目觀摩要看好不看差,推動“3341”項目工程建設每年上一個新臺階。要科學制定好項目的評價標準,把看項目和綜合評價項目成果更緊密地結合起來。要把園區建設作為實施“3341”項目工程的核心載體,進一步規劃好園區,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園區服務水平。要把加強項目前期和儲備工作作為實施“3341”項目工程的前提保障,準確判斷形勢、順勢而謀,充分發揮優勢、揚長而謀,緊扣群眾關切、政府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圍點而謀,緊盯高新技術追高而謀,謀劃大項目、大產業,爭取大政策。要把防范債務風險作為實施好“3341”項目工程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完善舉債的預算管理機制,建立信譽評價制度及發債總量控制、預警和信息披露機制,切實加強對發債的監督與管理,確保項目工程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要把政治工作作為“3341”項目工程建設的生命線,項目工程建設推進到哪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制就要跟進到哪里,真正把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要求落到實處。
會上,參加觀摩的省級領導作了點評講話,嘉峪關市、蘭州市、平涼市主要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省發改委、科技廳、文化廳主要負責同志作了分析點評,金昌市、天水市有關負責同志就開發園區建設作了交流發言。
出席會議的還有: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的領導同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以及省直有關部門、14個市州、蘭州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省開發區建設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市州主管開發區工作的負責同志,全省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和部分工業集中區的主要負責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