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
劉偉平
習近平總書記出訪中亞提出的構建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化與絲路沿線國家經貿、人文、科技等多領域合作交流,助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的重大戰略舉措。
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彰顯了黨中央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國際視野。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戰略保障。以絲綢之路為紐帶,以合作發展為基礎,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政治互信與經濟合作,有助于維護周邊地區和平穩定,促進沿線各國優勢互補、機遇共享、共同繁榮發展,為我國發展營造良好的周邊環境,鞏固和延長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彰顯了黨中央拓展發展空間的遠見卓識。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是調結構、轉方式,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客觀需要,是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必然選擇。絲綢之路經濟帶總人口近30億,市場規模和合作潛力巨大。大力實施向西開放,廣泛開展經濟、技術、貿易、能源資源等全方位合作,加快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構建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格局,有利于我國緩解資源環境約束、轉移消化過剩產能、穩定外貿需求、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彰顯了黨中央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維。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完善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需要,也是深入參與世界經濟分工與合作、保持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現實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形成了以東部沿海地區為引領的開放格局,相對來說,廣大內陸經濟開放水平、廣度和深度還遠遠不夠。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建為契機,加快向西開放,將使西部地區更多地參與到全球貿易中來,進一步釋放發展的潛力,促進沿海、內陸、沿邊優勢互補,形成對外開放的綜合優勢。
甘肅地處歐亞大陸橋重要區段,既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互聯互通的戰略通道,也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服從服務于國家戰略,我們應該有所作為,也可大有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后,我們就著手把能做的事先做起來,先后與外交部、國家旅游局和全國友協共同舉辦了亞洲合作對話——絲綢之路務實合作論壇、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中國中亞合作對話會等系列活動,與70多個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增進了相互了解,達成了合作共識。同時,省委省政府從全局戰略出發,積極謀劃甘肅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有所作為的具體思路,制定出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了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戰略目標,努力使甘肅成為建設繁榮絲路、人文絲路、綠色絲路、和諧絲路的中堅力量和重要支撐。
著力構建綜合交通體系,推進道路互聯互通。充分發揮甘肅向西開放的區位和通道優勢,以完善綜合交通體系為重點,謀劃建設通往中亞西亞和歐洲的貨運班列編組站,開辟蘭州、敦煌直飛中亞西亞國家的航班及貨運航線。加強公路干線擴容改造和鐵路客運專線、干線建設,完善配套支線建設,增加路網密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和現代化。依據國家中亞能源通道建設規劃的境內布局,推進各類運輸管道建設,加快石油和天然氣儲備庫建設,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著力擴大經貿技術交流,推進開放型經濟質量與效益的提升。充分發揮甘肅作為古絲綢之路商埠重地與沿線國家經貿往來較為密切的優勢,積極引進各類出口企業在甘肅設立國際貿易分支機構和生產基地,鼓勵省內企業擴大出口,開辟中亞西亞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省內企業開展境外投資,支持參與中亞西亞國家資源勘探開發利用或“以工程換資源”,聯合共建各類研發中心和基地。加快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建設,力爭在省內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爭取設立面向中亞西亞的自由貿易區,積極推進航空口岸對外開放和提升運營水平。加強與周邊省區的物流網絡協作,建設面向中亞西亞、連接西北西南地區的現代物流基地,構建甘川渝、蘭西拉、甘寧蒙和甘陜寧等物流通道,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著力加強產業對接合作,推進互利共贏發展。充分發揮甘肅產業優勢和潛力,把擴大向西開放與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結合起來,建設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基地,推動先進農業生產技術輸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領域合作。加快建設食品、日用消費品和建材生產出口基地,鼓勵裝備制造業優勢企業與中亞西亞、中東歐國家開展各種產品和技術合作,積極推進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技術的合作、交流與培訓。此外,要發揮臨夏、甘南等民族地區特色產品優勢,拓展民族用品貿易渠道,不斷擴大與中亞西亞的經貿關系。
著力深化人文交流合作,推進文化相融、民心相通。充分發揮甘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為戰略平臺,推進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積極開展以絲綢之路文化為主題的文化遺產保護合作交流,提升文化軟實力。加強對甘肅多樣文化和豐富旅游產品宣傳推介,支持省內文化企業和團體走出去,促進與沿線國家的文化旅游體育合作。加強與沿線國家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開展國際研討和學術交流,吸引中亞西亞國家學生來甘肅就讀,促進相互間的人文交流。
著力暢通交流合作渠道,推進戰略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多民族聚集、與沿線國家交往久遠的優勢,加快構建蘭州新區、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三大戰略平臺,促進經貿交流與戰略合作。進一步深化與沿線國家相關省州的友好合作關系,充分發揮商會、協會和貿促會等社會組織的作用,積極促進民間交流合作,深化多層次的友好往來。積極拓展對外交流渠道,建立健全與周邊省區的合作機制,共同開拓中亞西亞和中東歐市場。鼓勵各類企業深化與沿線國家的對口合作,加強省內城市與周邊省區及中亞西亞國家的對接聯系,形成點軸開發、各有側重、分工協作的開放發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向西開放水平。
(原載2014年第18期《求是》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