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晨報2014年利群陽光助學直通車多路開進
![](/Files241/2014063006275285825.jpg)
本報利群陽光助學直通車每到一處,都會有學子上前來咨詢。 本報記者 閻世德 攝
![](/Files241/2014063006282569235.jpg)
本報記者和當?shù)卣块T工作人員、學校老師,走進農(nóng)戶家采訪陽光學子。
蘭州晨報天水訊(記者王蘭芳 見習記者王學濤)總有一段在困境中歷練的生活令人感動,總有一種逆境中追逐陽光的精神激人奮進!6月27日至29日的3天時間里,本報2014年利群陽光助學直通車開進天水市、定西市的10多個鄉(xiāng)鎮(zhèn),奔波1000余公里,去尋訪考上大學后受高額學費困擾而日夜難眠的陽光學子。
孤兒、單親……聽著學子們一段段令人心酸的經(jīng)歷,看著他們一雙雙渴盼關(guān)愛與幫助的眼神,感受著他們成長路上付出的艱辛與不易,記者不禁潸然淚下。令人無比欣慰的是,擦干淚水后,學子稚嫩的臉上笑容依舊燦爛,重壓下的步履依然矯健!
幫每一名有夢想的學子圓大學夢,我們行動在路上!
逆境中奮發(fā) 貧困學子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6月27日一大早,本報2014年利群陽光助學直通車從蘭州出發(fā),經(jīng)過3個多小時的顛簸順利到達首站秦安縣。上午11時許,在秦安縣城一處伸手就能夠著屋檐的出租屋內(nèi),記者見到學子李利兵和他的姐姐李曉莉。在近1個小時的采訪中,姐姐李曉莉似乎有流不完的淚,述不完的難腸,姐弟接二連三的不幸遭遇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人,也為學子李利兵理科519分的好成績而欣慰。在郭嘉鎮(zhèn)暖泉村,在今年高考中考了587分的王東曉站在破敗的土坯房下,汗流浹背地整理著因樹種老化而被砍掉當柴火燒的蘋果殘枝,心里盤算著即將外出打工掙學費的事。頭發(fā)干黃得有些刺眼的爸爸看著兒子如此難腸,揪心不已。東曉則懂事地說:“3年前中考結(jié)束未滿14歲,我都打過工還掙了1000元。現(xiàn)在畢竟大了,這兩天高考志愿也報完了,我準備6月27日到北京打工去。”
兩來天,直通車馬不停蹄輾轉(zhuǎn)秦安縣興豐鄉(xiāng)、王尹鄉(xiāng)、西川鎮(zhèn)、郭嘉鎮(zhèn)等8個鄉(xiāng)鎮(zhèn),走訪了8個陽光學子,其中單親4名,孤兒一名。在定西,記者看到貧困學子忙碌在田野的身影,面對自己的困境,這些孩子露出堅強的微笑。每到一處,學子們的事跡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幫他們圓夢 利群陽光直通車在行動
尋找感動,在感動中互動!多年來,本報利群陽光助學活動每到一地,都能深深地感染一批又一批的人。
6月27日中午,秦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愛仙得知本報記者實地走訪陽光學子的消息后,和記者見面時說,每年這個時候,蘭州晨報·利群陽光助學活動的開展都會讓眾多追逐陽光的孩子看到希望,重拾自信。表面上看,每個受資助的孩子得到的似乎只有5000元現(xiàn)金,然而正如當?shù)匾幻闲iL所言:這個活動本身就是一個播撒希望、愛心互動的過程,從助學活動過程中得到啟迪,讓愛的精神得以升華和傳承,其深遠的意義,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同樣,本報的助學活動,更鮮明地承擔了媒體本身的責任和義務(wù)。李愛仙感嘆:“多年來,蘭州晨報所追求的目標,讓我感受到了這張報紙的擔當和品質(zhì)。”
多年來,張家川縣教體局邵維中老師的默默付出一直令記者無比感動。每年高考完,年逾不惑的他會一家家走訪貧困學子,然后把最真實的資料傳給記者。說起這樣做的初衷,邵老師說:“我就是名孤兒,深知這些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這樣做,我才會心安。”
當本報利群陽光助學直通車駛進定西昌家村尋訪學子時,本報以前資助過的陽光學子家長以及當?shù)氐膼坌娜耸壳皝砜赐浾吆徒榻B當?shù)貙W子的情況。從他們喜悅的臉上,記者感受到了愛的溫馨和感激,從另一個側(cè)面,恰好說明本報堅持多年的助學活動,已經(jīng)深入到很多人的心中。
離開天水,蘭州晨報2014年利群陽光助學活動直通車即將轉(zhuǎn)道河西,去尋訪更多的陽光學子,傳遞愛心、點燃夢想!與此同時,本報另外一路利群陽光助學直通車開進會寧的深山之中,尋找那些需要陽光的孩子,傾聽他們追逐陽光的故事,幫他們完成走進大學校園的夢想。
爸爸去世兩位姐姐打工供弟上學 高考前媽媽又撒手人寰
學費難籌 農(nóng)家少年期盼愛心資助
![](/Files241/2014063006295856393.jpg)
提起往事,姐弟倆難忍心酸。 本報記者 閻世德 攝
高考前20天,陪讀兩年的媽媽因患宮頸癌去蘭州一家醫(yī)院手術(shù)治療時,就再也沒有醒過來。噩耗傳來,正在備戰(zhàn)高考的秦安一中高三(9)班學生李利兵忍不住嚎啕大哭。悲痛之余,瞬間沒了媽媽的他覺得即將到來的高考變得沒有意義。最后,在姐姐和老師的勸說下,他幡然醒悟參加高考,最終以519分的優(yōu)異成績過了二本線,志愿填報了江蘇理工大學金融專業(yè)。
然而,面對即將到來的高額學費,他和相依為命的姐姐一籌莫展。得知本報利群陽光助學活動啟動的消息后,他第一時間報了名,期盼陽光助學助他圓夢。
考前喪母 農(nóng)家少年重拾信心考上大學
6月27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秦安縣城東南角李利兵租住的“家”時,眼前的一切瞬間模糊起來。觸手可及的低矮屋檐下,不足20平方米的屋內(nèi)除一張雙人床和一個冬天取暖用的火爐外,幾乎再看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細一打量,這間房屋只不過是主人在院內(nèi)一平房房頂架起的簡易矮板房而已。據(jù)李利兵講,這是媽媽生前給他租住的房子,為了供給他考大學,母子倆在這兒苦熬了兩年時間。
22歲的姐姐李曉莉看著比她高一頭的弟弟整日郁郁寡歡,心疼不已,淚水止不住往下流。
她說,今年春節(jié)期間,從北京打工返回后發(fā)現(xiàn)媽媽臉色異常,感覺不太對勁,問她哪兒不舒服,媽媽卻總是搖頭不說。今年3月份,她陪著身體極度虛弱的媽媽去蘭州看病,當被確診為宮頸癌晚期的那一刻,她頓時覺得天塌了下來,最后姐弟幾個四處借了6萬余元,抱著最后一絲希望給媽媽做了手術(shù)。
弟弟高考前20多天時,術(shù)后才1個多月的媽媽病情惡化。彌留之際,媽媽時斷時續(xù)念叨最多的還是弟弟高考的事。對于苦了半輩子的媽媽來說,供給兒子考大學似乎遠遠比救她的命還重要。最終,她沒能等到兒子高考喜報傳來的那一刻,帶著遺憾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噩耗傳來,正在全力備考的李利兵說什么也不愿相信,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媽媽就這樣走了。巨大的打擊讓他瞬間崩潰,覺得眼前的一切努力媽媽再也看不到了,因此也沒有任何意義了!姐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強忍喪母的悲痛,鼓勵弟弟一定要重新站起來。靜下心來好好考試,以優(yōu)異的成績告慰媽媽九泉之靈。6月22日成績出來后,得知弟弟考了519分時,姐弟倆對著媽媽的遺像抱頭痛哭。
命運不濟 5歲喪父母親改嫁難改家貧
李利兵是秦安縣興豐鄉(xiāng)朱李村人,他的兩個姐姐分別比他大4歲和2歲。小時候,姐弟3人也曾擁有過幸福快樂的童年,然而這一切隨著爸爸的離世戛然而止了。說起這些痛苦遭遇,李曉莉仿佛有流不完的淚。她說,弟弟5歲那年,爸爸患肝癌不幸去世。一邊要拉扯3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一邊要起早貪黑下地干活,媽媽一時間累得喘不過氣來。2000年,為了讓3個孩子過上好日子,她改嫁了。沒成想,一家四口的坎坷命運并沒有因為有了繼父的出現(xiàn)而有所轉(zhuǎn)機。相反,日子過得比以前更難了。
16歲那年,為了減輕媽媽的擔子,初中剛剛畢業(yè)的李曉莉輟學外出務(wù)工。兩年后,妹妹也于同一年齡開始出門掙錢養(yǎng)家。一家人當時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弟弟身上,供給弟弟考大學成了一家人的事。
李曉莉哭著說,說白了,媽媽是被累死的!由于繼父對家不管不顧,媽媽除了農(nóng)忙時干農(nóng)活外,農(nóng)閑時還要進山挖藥材賣了補貼家用。時間一長,由于營養(yǎng)極度不良,媽媽貧血嚴重,心慌難眠。聽弟弟講,有時半夜兩三點他醒來,發(fā)現(xiàn)燈亮著,身邊的媽媽卻不見了。當他起來看到因心慌睡不著覺的媽媽一個人在黑漆漆的院里胡打轉(zhuǎn)轉(zhuǎn)時,每每都會哭著喊媽媽回來。
學費難籌 學子期盼利群助學圓夢
據(jù)李曉莉說,給媽媽治病加之處理后事,她們姐弟三人已經(jīng)借外債10萬余元。面對弟弟即將到來的高額學費,他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去籌錢了!一直淚水漣漣的李利兵對記者說:“媽媽累病后如此倉促地走了,為了供給我上學早早輟學打工的兩位姐姐也早已負債累累,作為家里惟一的男子漢,我一定要振作起來,力爭用我的能力去改變這個貧困的家,讓姐姐過上好日子,好讓天堂里的媽媽安心。”
得知本報2014年利群陽光助學活動啟動的消息后,李利兵姐弟瞬間看到希望,他期盼自己能成為一名幸動兒,享受到利群的陽光,助他圓大學夢!
本報記者 王蘭芳 見習記者 王學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