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興隴”系列講座2014年第一講舉行
于丹暢談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當代應用
![](/Files240/BeyondPic/2014-1/6/140105175476525a53e434a4a7.jpg)
(圖為天水分會場)
![](/Files240/BeyondPic/2014-1/6/14010517549834de7db5d4cffd.jpg)
甘肅日報蘭州1月5日訊(記者李滿福)130分鐘的講座,沒有講稿,但掌聲持久。一直致力于推廣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著名文化學者、北師大教授于丹,今天下午在省委黨校禮堂作了題為《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當代應用》的專題講座。這也是2014年甘肅省領導干部“富民興隴”系列講座的第一講。
“每次到甘肅,我都滿懷敬畏之心,在這里首先不是我來講什么樣的文化道理,而是要向這塊熱土深深致敬,中國的文明在這塊地方有太多的理由需要我們致敬。”于丹的開場白,簡單而直接。
無論是歷史,還是文化,隴山隴水和這里的人們都留下了很多值得留存的記憶。特別是甘肅實施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戰略舉措后,更需要從燦爛的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于丹通過“仁”“孝”“忠”“道”“貪”等漢字的內涵,講故事,說事理,辨是非。“天地合一”“天人合一”“合而不同”等哲學理念,給聽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只有大西北的人熱愛自己的熱土,對自己的文明有信念,在自己的傳承之中有創新,才能讓中國人更‘信任’這片熱土。我相信,當這塊地方成為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此心安處’的時候,我們重振絲綢之路輝煌的起點就已經來臨。”于丹最后一席話,再次激起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
省委黨校主會場及全省各地102個分會場的2萬余名各級領導干部、理論工作者、文化工作者聆聽了于丹的講座。
![](/Files240/BeyondPic/2014-1/6/1401051754ecf74744eaadb5c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