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舉行第三次集體學習會
王三運出席 劉偉平作輔導報告
甘肅日報蘭州11月28日訊(記者白德斌 徐愛龍)今天上午,省市主要領導干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切實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研討班舉行第三次集體學習會。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出席會議。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圍繞認真貫徹落實三中全會《決定》精神,深化改革,破解經濟社會生態發展難題,為學員們作了一場精彩、深刻、務實的輔導報告。
馮健身、歐陽堅、羅笑虎、連輯、澤巴足、咸輝、張曉蘭、虞海燕、李建華等省領導出席學習會。
會議由歐陽堅主持。
劉偉平在報告中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頂層設計上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和路線圖、時間表,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我們要按照王三運同志在研討班上的講話要求,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三中全會精神學深學透,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正能量,轉化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開放開發、增強動力活力的有效舉措,努力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劉偉平指出,發展不足仍然是我省面臨的最大矛盾,對照三中全會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結合省情,突出表現為“四個發展緩慢”和“三個不到位”。“四個發展緩慢”:一是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規模小、水平低、融資難。二是生產要素市場化發展緩慢。三是開放型經濟發展緩慢,對外開放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向西開放的平臺少。四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緩慢,城鎮基礎設施薄弱,產業聚集能力不強,公共服務水平較低,農民融入城鎮的能力有限。“三個不到位”:一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突出表現在審批事項過多和職能分散、職能交叉、職能重疊上,影響了市場主體作用的發揮和行政效能的提高。二是國有企業改革不到位。國有資本的整體運行質量和效益不高。三是改革的整體協調不到位。改革舉措多以部門、行業條條推進為主,缺乏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銜接。
劉偉平強調,《決定》已經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舉措,省委的《意見》也對我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做出了系統的安排和部署,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一是在轉變政府職能上下功夫。職能轉變的重點是抓好“接、放、管”。接,就是要接好中央下放的審批事項。放,就是要把該放的權力切實放下去、放到位。管,就是要把該管的管起來、管到位。在機構改革上,要著力抓好“控、調、改”。控,就是要嚴控機構編制總量,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調,就是要調整優化機構編制結構,重點強基層、重一線,改變“頭大腿細”的現象。改,就是要挖掘機構編制潛力,滿足事業發展需要。二是在完善現代市場體系上下功夫。要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建立不分所有制、統一的生產要素市場準入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三是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上下功夫。要分類推進省屬國有企業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四是在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上下功夫。要大力營造良好的投資、政策和輿論環境,著力消除非公經濟行業準入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五是在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上下功夫。要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統籌好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區建設,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六是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上下功夫。要以“3341”項目工程為抓手,進一步擴大向東開放。同時,努力在向西開放中把我省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段。
劉偉平指出,深化社會事業改革,我省應著眼于努力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目的,著力在五個方面求實效。一是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上求實效。要堅持立德樹人,突出促進教育公平,提升職業教育水平,逐步推進管辦評分離,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二是在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上求實效。健全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提高就業創業能力。三是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求實效。全面落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兩個倍增計劃,努力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的目標。四是在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上求實效。繼續加大公共財政對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投入力度,研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五是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上求實效,為城鄉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劉偉平指出,《決定》關于生態建設的論斷,確立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豐富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內涵,為我省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提供了制度支撐和戰略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爭取國家支持更多的生態建設項目,幫助生態保護地區群眾增收,解決全省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為國家生態安全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