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際舉措深化活動成果
甘肅排查“突出病” 源頭反“四風”
《人民日報》消息 (記者林治波 曹樹林 銀 燕)“感覺大吃大喝少了很多,高檔餐館普遍不太景氣;節前的送禮風也幾乎絕跡;省委常委帶頭不乘軍車、武警車或O牌車;機關服務意識確實有改善,辦事比以前快了……”當記者問及對近期甘肅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看法,某公司經理陳晨如數家珍地對記者說。
甘肅省委班子率先垂范,帶動全省真心實意找問題、積極主動轉作風、即知即改抓整改,推動教育實踐活動在甘肅不斷深化。
“學習風氣不濃厚,思想解放不到位,聯系群眾不緊密,決策程序不周延,工作落實不得力,指導基層不全面,用人機制不健全,權力監管不完善,會議文件不精簡,接待應酬不規范”,這“十個不”,是甘肅省委常委對照中央要求和百姓期盼,梳理查擺出來的十大“突出病”。
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說,這“十個不”,既有全國的“流行病”,也有甘肅的“地方病”。“班長”帶頭,班子成員紛紛就查擺出的“突出病”在自己思想深處找原因、在平時工作中列表現,直率坦誠、嚴肅認真。
針對這十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常委會決定立即對原有的制度、辦法、規定進行清理,該廢止的廢止,該完善的完善,該創新的創新,就一些馬上能改的問題立即整改,把一些成熟的辦法上升為制度。
省委常委會討論修訂了進一步完善學習制度的辦法、密切聯系群眾的若干規定、加強全省性會議管理的規定、精簡規范文件簡報的規定、改進常委調查研究工作的規定、關于推進重大決策落實的工作制度、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等7項制度。
截至目前,甘肅各單位已經和正在解決的問題有374個,主要涉及精簡會議文件、嚴控“三公”經費、提升機關效能、下放審批權限、改進窗口單位服務等方面;著手建立健全制度規定共計102項,積極從源頭上有效防治“四風”問題的產生和蔓延。
是否踐行群眾路線,群眾說了算。甘肅各單位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標尺,著力解決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民生問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
省委明確提出,信訪工作是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系群眾的重要渠道,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是解決作風問題的重要標志。為此,甘肅建立了省委常委信訪包案制度、情況通報制度、一票否決制度、約談制度、問責制度等5項制度,真正把信訪工作當成“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做好做實。
(原載10月20日《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