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運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
認識再深化 形勢再分析 工作再加力 用足用好國家層面唯一的文化戰略平臺
劉偉平出席會議 歐陽堅主持
甘肅日報蘭州9月24日訊 (記者施秀萍)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今天召開第一次會議,通報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情況,分析面臨的形勢和機遇,部署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組長王三運強調,要搶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重大機遇,珍惜并用好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這個國家層面唯一的文化戰略平臺,認識再深化、形勢再分析、工作再加力,努力推動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出現嶄新局面,在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上發揮特殊的重大作用。
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出席會議,省委副書記歐陽堅主持會議,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連輯通報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情況。
省領導李建華、張廣智、栗震亞等出席會議。
王三運指出,對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認識要再深化。一是來之不易,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是迄今為止國家批復的唯一以文化為主題的發展平臺,國家支持我省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是基于甘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資源寶庫,我們能夠爭取到這個項目十分不易,這對于提升甘肅的美譽度,提振全省干部群眾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做很艱難,難在認識上、觀念上、方法上、基礎上有局限性,在抓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的能力上有欠缺。三是成則輝煌,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無論是對擴大改革開放、加快文化大省建設,還是對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都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為此,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加強學習、扎實工作,發揮優勢、整合資源,按照全省的戰略規劃,一步一個腳印地深入推進,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這個舞臺上扮演好我們的角色,唱出精彩的文化發展大戲。
王三運指出,對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形勢要再分析。從好的方面看,我們堅持邊謀邊動、上下聯動、內外互動,效果良好。所謂邊謀邊動,就是各級黨委政府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作了整體規劃、編制了實施方案,邊調研邊論證邊謀劃,通過各種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實際行動落實規劃。所謂上下聯動,就是省市縣共同行動,挖掘整理資源,積極招商引資,引進了一批好項目。所謂內外互動,就是利用蘭洽會、國際文化產業大會、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等平臺,與專家學者、國內外大企業積極互動,吸引有識之士紛至沓來,共同推動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呈現出良好態勢。但是我們對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成績不能估計過高,要對目前存在的認識不夠深、工作不平衡、辦法不夠多等問題,下功夫認真加以解決。
王三運強調,對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工作要再加力。一要抓機遇,既要抓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機遇,更要抓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機遇,要把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統籌起來研究,著力打造絲綢之路黃金段上的幾個重要節點,爭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排頭兵。二是明方向,就是要把好政治關,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對引進的項目要認真篩選把關,絕對不能因為發展文化產業而忽視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忽視社會效益。三是盯重點,要以文化資源的保護管理為重點,在保護的基礎上大力傳承和弘揚;以文化產業的發展項目為重點,通過發展智慧、低碳的文化產業來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以文化發展的能力建設為重點,培養各級干部學習、研究、思考文化產業發展的模式和途徑;以文化惠民的服務體系為重點,把文化的展示、利用和產業發展的成效體現到為民惠民上。四是促成效,要靠加強領導,建立研究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新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靠改革開放,借助社會和市場力量強力推動;要靠分類指導,對全省各地不同區域、不同優勢進行分類指導,在點線面上都要進行精心指導;要靠形成合力,把省內的、外面的、上面的力量整合起來,認真謀劃、精心規劃,扎實推進。只要我們認識到位、領導到位、工作到位,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定會出現一個嶄新的局面,在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上發揮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特殊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