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要重視基層基礎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咱甘肅之一
甘肅日報記者 沈麗莉 馬國順 伏潤之
2月4日。立春。金城蘭州天空如洗,暖陽普照,處處洋溢著春的氣息。
2月4日,在甘視察工作的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輕車簡從,先后來到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湖街道、蘭州市城關區“虛擬養老院”的養老餐廳以及蘭州市城關區五泉菜市場,考察“民情流水線”和“虛擬養老院”的運行情況,并對節前蘭州市場供應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
一路走來,總書記聽得仔細、問得詳細。無論是在人流嘈雜的菜市場,還是在安靜的養老餐廳,他面對群眾始終面帶笑容,和藹可親。2月7日,當記者采訪當天受到總書記接見的干部群眾時,所有人依然沉浸在幾天前與總書記相見時的幸福時刻。大家始終都以“平易近人”、“始終面帶笑容”、“親切”等詞語來形容他們眼中的總書記。總書記親民、愛民、關注民生的一舉一動,深深感動著金城的父老鄉親們。
“基層工作很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2月7日,農歷臘月廿七,蘭州街頭年味愈濃。而七里河區西湖街道辦事處政務大廳依然是一片忙碌景象,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冬梅剛剛參加完一個慰問活動,休息片刻后,她還要去市上匯報工作。可陳冬梅沒有感到絲毫疲憊,三天前,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讓陳冬梅和西湖街道的所有工作人員倍感振奮和鼓舞,渾身充滿了干勁。
2月4日上午9時40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湖街道辦事處視察工作。
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冬梅是第一位受到總書記接見的人,看到政務大廳里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為群眾辦理業務,總書記示意不要打擾大家工作。在陳冬梅的指引下,一行人從側門走上二樓。
二樓會議室門外,掛著三幅照片,分別是“第四次全國自強模范暨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合影、“第七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合影以及“全國先進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代表紀念建黨90周年座談會人員合影”,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能看到陳冬梅的身影。
“你在哪里?”總書記指著其中一張照片親切地問。
伸手指向照片時,陳冬梅明顯感到自己的手在顫抖。這樣近距離地站在總書記身邊介紹情況,陳冬梅還是第一次,她心里除了激動,還有一絲緊張。
隨后,陳冬梅向總書記介紹了“民情流水線”工程的總體情況,總書記頻頻點頭,并對街道工作給予肯定,在聽到介紹黨員先進線工作時,他說:“加強各級黨組織的建設非常重要。”
匯報工作結束后,習總書記來到政務大廳看望工作人員。
“同志們好!”總書記向大家招手示意。
頓時,大廳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27歲的王慎是街道黨政辦副主任,也是街道最年輕的干部,他怎么也沒想到有一天能見到總書記。
“總書記好!”王慎大聲說。
“你好!”習總書記先伸出了右手和他握手。
“你們街道的黨建窗口主要從事什么工作?”總書記問。
“主要是民情流水線開展的各項黨建服務工作,轄區黨員教育和黨員管理、宣傳思想工作。”王慎對自己的工作成竹在胸。
看到工作臺上擺放的群眾滿意度評議器,總書記問:“這個評議器現在有群眾評議嗎?群眾對你的評價怎么樣?”
“有的,我負責黨組織工作轉接,都是即辦件,群眾滿意度都挺好!”
“好!”總書記微笑點頭。
“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總書記又問。
“蘭州商學院。”王慎回答。
“你們都是大學生啊。”總書記話語中帶著贊許。
“你在這工作多久了?”總書記轉過頭親切地問負責計生工作的宋呈俠。
“我是去年7月從魏嶺鄉政府調過來的,做計生工作已經十幾年了。”因為激動,宋呈俠的臉漲得通紅。
在向總書記介紹完街道計生工作后,宋呈俠深深吸了口氣,壯著膽子說:“總書記,我能和您握個手嗎?”
此時,宋呈俠的手心里全是汗。
“好啊!”總書記微笑著。宋呈俠伸出雙手緊緊握住總書記的手,她覺得,作為基層工作人員,能和總書記面對面交流,是她最大的幸福。
街道政務大廳的一側房間,是民情通呼叫中心,白潔、徐麗萍和劉珊三個小姑娘正商量著怎樣向總書記問好,總書記已經主動向她們伸出手,溫暖而有力,總書記說:“大學畢業后,你們年輕人進入社會,知識要經得起工作的考驗。” 白潔精神頓時一振,心里暗下決心,要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不辜負總書記對年輕人的希望。
總書記走到政務大廳中央,意味深長地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很多工作需要大家來落實,你們很辛苦。基層工作很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希望大家都重視基層基礎工作,關心基層黨員,為基層搞好工作創造條件。”
就在總書記準備離開時,陳冬梅和在場的工作人員異口同聲地說:“總書記,我們想和您合個影!”
“來,一起合影!”總書記爽快地答應了大家的請求。
“虛擬養老餐廳一點都不虛”
“激動極了,完全沒有想到,會在養老餐廳里見到總書記,”80歲的蘭州煤礦設計院離休干部馬志凱至今對見到總書記的情景歷歷在目。他興奮地說,“習總書記很和藹,沒一點架子,感覺就像老鄰居一樣親切。”
2月4日上午10時50分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蘭州市城關區虛擬養老餐廳鴻瑞園店,一進門,他笑呵呵地和門口的老人們打著招呼:“大家好啊,我來看看大家,祝大家新年好。”
看到幾位老人正在用餐,總書記和藹地詢問:“一餐飯多少錢?”
“6元。”老人們七嘴八舌搶著回答。
“貴不貴?”總書記接著問。
“不貴!我們花6元錢,政府還補貼9元錢。有了這個餐廳,解決了我們老年人的大問題。”老人們笑著說。
總書記笑著點點頭,走到餐廳西邊的取飯口,仔細端詳懸掛在墻上的老年餐“食譜”,然后又細致地查看了老人們面前的飯菜,指著兩道看起來差不多的菜品問身邊的臨時講解員李鵬:“這兩道菜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一個是紅燒肉燜蘿卜,另一個是炒土豆條。”李鵬答道。
“飯菜的質量和衛生有保障嗎?”總書記接著問。
“有的,原料和制作都經過嚴格把關。飯菜的選擇是根據老年人的膳食營養標準制作的,每餐菜是一葷兩素,主食是大米飯和饅頭,任選其一,還有一碗湯。”李鵬流利地回答道。
總書記笑著對隨行人員說:“看起來,這些菜都挺好。”接著他詢問餐廳工作人員:“如果老人不夠吃怎么辦?”
32歲的餐廳經理趙永霞回答說:“飯菜不夠可以隨時添,管飽。”
總書記點點頭,笑著說:“我看這個虛擬養老餐廳一點都不虛,有這么多老人。”
這時,服務員盛好一份套餐,總書記說:“我也給老人端一份菜。”他端起餐盤,發現72歲的城關區汽車篷墊廠退休職工楊林太面前還沒有飯菜,就徑直走過去,遞到老人手里,親切地說:“請老人家吃飯。”
“謝謝,謝謝總書記。”楊林太說,那一刻他非常激動,除了說謝謝只是一個勁地笑。
接著,總書記對所有就餐的老人朗聲說道:“黨和政府非常關心老年人的生活,希望你們生活好,身體健康,快快樂樂,安享晚年。”
聽到城關區區長張國一匯報“全蘭州市已經辦了52家虛擬養老餐廳,去年一年接待22萬人次老年人就餐,政府補貼了近200萬元餐費”后,總書記高興地說:“你們用不多的資金,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件事做得很好。”
和楊林太一樣激動不已的,還有這家養老餐廳的投資人傅連鴻。
傅連鴻是一位身患小兒麻痹癥的殘疾人,是第一批養老餐廳的投資人和管理服務人員。
“那天,總書記和我握了手,還表揚了我,我幸福極了。‘你是一個殘疾人,還為社會作貢獻,黨和政府感謝你。’”總書記給傅連鴻說的話,他一字不差都記在腦子里了。
傅連鴻向記者介紹,他計劃把餐廳擴大三分之一,讓來就餐的老人少一點等待的時間,多一份就餐的舒適。不辜負總書記的肯定,不辜負政府的重托。
城關區民政局局長丁月英倍感鼓舞地說:“我們以前的規劃是建設100所老年學校,100家敬老餐廳……現在看來,這些都太數據化了。今后,只要是老人需要的,我們就要做到能提供及時、貼心、便捷的服務。”丁月英說:“就拿敬老餐廳來說,2013年我們還要再建成15家,到‘十二五’末達到100家,擴容服務呼叫中心,再綜合建設三到五個服務中心,形成一個養老服務集合體……”
“切實組織好節日期間的生活品供應”
蛇年春節即將來臨,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市場供應情況。2月4日,他特地來到蘭州市城關區五泉菜市場,同市場經營戶和前來購物的群眾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年貨供應情況。
五泉菜市場位于蘭州市城關區五泉下廣場,2004年建立,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該市場是目前蘭州市標準化菜市場,服務周邊兩公里內近20萬市民,日均銷售蔬菜10噸以上。
年關將至,市場內購置年貨的群眾絡繹不絕,當看到總書記突然出現在菜市場時,人群沸騰了,購置年貨的群眾紛紛擁了上來。一位叫曹文婷的女孩告訴記者,菜市場的人太多了,總書記走到哪里,人群就跟到哪里。
李鳳英今年43歲,陜西漢中人,在五泉菜市場經營蔬菜生意。當她在人群中扭頭看見習近平時,總書記已經走到她的面前。總書記問:“過節買菜的人多不多?”
李鳳英回答得很干脆:“多。”
總書記拿起攤子上的蔬菜仔細看了看,夸贊道:“你們的菜真干凈,幾點鐘進貨啊?”
李鳳英回答:“每天凌晨三四點鐘。”
習近平又問:“市場春節期間還營業嗎?”
“開門,春節一直開門。”李鳳英說。
2月7日,李鳳英告訴記者,當時心里過于緊張,跟總書記說的全是陜西土話,事后一想起這事,就怕總書記當時沒聽懂。她說:“咋能想到總書記來咱這菜市場?要是知道,我一定要換一套新衣服!”
今年51歲的商戶蘇應成在五泉菜市場A區經營蔬菜生意,位于市場中段的他當時并不知道總書記會來菜市場。他說:“沒有任何征兆,沒有聽見警車開道,也沒有戒嚴。總書記進來后,陸續有采購年貨的群眾進入。”
當總書記走到他的攤位前時,蘇應成的心咚咚直跳。即使是3天以后回憶起見到總書記的那一幕,蘇應成的言語中依然充滿著激動。
總書記問:“你們進貨渠道多不多?目前菜價漲了還是跌了?穩不穩定?”
蘇應成答道:“進貨渠道有大青山、張蘇灘、馬灘等蔬菜批發市場,季節性蔬菜還可以去地頭收,大部分菜價是下跌的,菜價基本穩定。”
聽到菜價穩定,總書記點了點頭。
看著攤子上的各種蔬菜,總書記突然很感興趣地問道:“老百姓都喜歡買什么菜?”
蘇應成趕緊說:“現在人們對青葉菜比較青睞,出售量比較大。”
習近平回頭和隨行人員交流:“南北方對于吃菜的差異不是很大嘛,大家口味差不多。”
在蘇應成的攤子上,還放著一份報紙,報紙上的照片拍的就是總書記和他親切交談時的情景。蘇應成說,這張照片太珍貴了,一定要好好保存下來。
當總書記即將走出菜市場時,對菜市場出口處石功元的面鋪很感興趣,他停了下來。仔細看了看石功元做的各種面食。石功元說,當時由于緊張,自己連一句問候的話都沒能說出口。他說,總書記看得很仔細,還指著兩種面食說:“這個是搓魚子,這個是貓耳朵。”得知這個攤點每天可以售出400—500斤面食時,總書記欣慰地說:“可以賣出去這么多,方便群眾。”他同時囑咐當地干部要切實組織好節日期間的生活品供應,努力讓人民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蘭州市城關區五泉街道辦事處主任趙琴說:“總書記平和地深入到群眾中間,和老百姓零距離接觸,了解民生,樸實的作風讓我們感觸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