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蘭州訊 (記者張 鶴)再過若干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將會是什么樣子?8月14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作為我省首個國土空間開發規劃——《甘肅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日前由省政府正式印發,《規劃》對我省行政區內國土空間進行了主體功能劃分,對甘肅未來發展格局的“模樣”作了詳盡描述。
根據該《規劃》,到2020年,我省城市化布局、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基本形成,綠色生態空間得到進一步擴大,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以上,基本實現醫療、教育、文化、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天數超過85%,國土空間結構進一步優化,空間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城鄉及區域發展差距不斷縮小,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與全省人民休戚相關的生產、生活環境將得到很大改觀。
《規劃》以可利用土地資源、可利用水資源、生態系統脆弱性、生態重要性、自然災害危險性、環境容量、人口集聚度、經濟發展水平、交通可達性及戰略選擇等綜合評價為依據,將省域國土空間劃分為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三類區域。其中,6個重點開發區覆蓋24個縣市區,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1.3%,經濟總量約占全省生產總值的62.99%,人均生產總值21625.29元,是全省人均水平的1.79倍。限制開發區域劃分為4個農產品主產區和7個重點生態功能區,涉及63個縣市區,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8.7%,經濟總量約占全省生產總值的37.01%。禁止開發區包括191處點狀分布的國家和省級各類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和基本農田,是我省自然文化資源保護的重要區域。
為實現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目標,《規劃》提出構建“一橫兩縱六區”城市化發展、“一帶三區”農業發展和“三屏四區”生態保護三大國土空間開發戰略格局。
“一橫兩縱六區”為主體的城市化戰略格局,是指以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為橫貫全省的橫軸,以呼包銀—蘭西拉經濟帶、慶(陽)—平(涼)—天(水)—成(縣)徽(縣)—武都經濟帶為兩條縱軸,加速推進形成蘭白(蘭州—白銀)、酒嘉(酒泉—嘉峪關)、張掖(甘州—臨澤)、金武(金昌—武威)、天成(天水—隴南成縣、徽縣)、平慶(平涼—慶陽)六大組團式城市化發展格局。
“一帶三區”為主體的農業戰略格局,是指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發展,推進沿黃農業產業帶發展的新跨越,實現河西和隴東現代農業發展的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重點旱作農業區特色農業新發展,提高全省農產品供給和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三屏四區”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是指以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為重點,構建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以“兩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為重點,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以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為重點,構建河西內陸河流域生態屏障。以敦煌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區、石羊河下游生態保護治理區、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肅北北部荒漠生態保護區為重點,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以“三屏四區”等生態保護區為重點,構建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保障區域和國家的生態安全。
針對我省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三類主體功能區的不同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該《規劃》從產業、投資、土地、財政、人口、環境以及績效評估和利益補償等方面分類提出了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