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頭謀轉型 奮發有為促跨越
———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肖慶平就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本報記者 張海泳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占有相當比重的招商引資、消費和進出口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也是商務系統的三大核心工作任務,在拉動全省經濟快速增長、促進全省轉型跨越、富民興隴過程中負有重要使命。”本報記者日前就商務系統如何全面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專訪了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肖慶平。
記者: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了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勾畫出了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宏偉藍圖。請問肖廳長,全省商務系統是怎樣結合實際貫徹省黨代會精神的?
肖慶平: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圍繞科學發展、轉型跨越、民族團結、富民興隴,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而確定“一項重大使命”“八個發展取向”“十大重點行動”,為我省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是指導全省商務事業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行動指南。商務系統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就是要以省黨代會精神為統領,在發展思路上創新謀劃,在工作舉措上打破常規,使各項工作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的突破。為使我們的工作重點、任務目標更加符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對原有全省商務發展“十二五”規劃主要指標進行了重新調整,以確保未來五年商務發展主要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發展思路上,就是圍繞“一個目標”,即“充分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握“兩大主線”,即“民生與發展”,做好“三個統籌”,即“統籌內外貿發展、統籌城鄉市場建設、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工作措施上,就是積極實施招商引資提升行動、承接產業轉移行動、優化投資環境行動、培育外貿增長行動、市場體系建設五大行動。重點加快城鄉商貿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全面拓展開放型經濟發展空間,拓寬涉商勞務經濟富民渠道,在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實踐中,趕超進位,率先突破。
記者:商務工作量大面寬,承擔的職能職責較多,任務繁重。剛才您也談到了要做好“三個統籌”,新形勢下,如何處理好統籌兼顧與突出重點的關系?
肖慶平:商務工作內涵豐富、領域寬泛、點多面廣。要實現科學發展,就必須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要求,在全國、全省大局中找準商務發展的定位,明確方向,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整體推進。要統籌外貿和內貿工作,加快市場體系建設、保障市場供應,滿足、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努力形成對外貿易競爭新優勢;要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全力提高引進外資水平,著力推動“走出去”戰略的發展;要統籌擴大開放的硬件設施和軟件平臺建設,不斷完善商務公共服務體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內貿外貿齊頭并進、比翼齊飛。
記者: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強調,當前我省面臨的最大希望是開放開發,請問肖廳長,從商務廳看,如何做好開放開發這篇大文章?
肖慶平:商務部門處在開放開發的最前沿,在推動大開放促進大開發的歷史征程中,我們必須勇立潮頭,主動擔當,緊緊抓住用好產業西轉、外資西進、內資西移的重大機遇,以開放開發為主題,走出一條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內陸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新路子。
第一,著力招大商大招商,在增強經濟動力和活力上實現新突破。省委、省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全省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謀劃實施,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今年1-7月,全省共執行招商引資項目2464個,累計實現到位資金1316.74億元,同比增長105.42%。我們要搶抓機遇,趁勢而上。首先是堅持項目招商,明確招商引資方向。按照“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要求,深入研究市場發展趨勢和方向,完善項目庫建設,以大項目、好項目拉動大投資、促進大發展。其次是堅持合作招商,拓寬招商引資空間。充分發揮天津對口幫扶甘肅、深圳對口支援甘肅的優勢,依托我省與內蒙古、寧夏、青海等周邊省份資源及產業地緣相近、互補性強的優勢,在與周邊省份加強合作的同時,大力加強與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地區的經濟合作和交流。再次是堅持載體招商,提升招商引資水平。突出抓好我省5個國家級開發區、31個省級開發區和蘭州新區建設,完善扶持政策和服務功能,著力培育優勢產業集聚區。四是堅持平臺招商,擴大招商引資影響。創新省內展會形式與內容,將“蘭洽會”打造成甘肅開放開發的窗口。借助省外重要展會平臺,將最好的資源整體包裝宣傳推介,以實際行動顯示甘肅開放開發的誠意和決心。
第二,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在開發境外戰略資源上實現新突破。我們將抓住今年國家出臺擴大進口政策措施的契機,繼續對金川公司、酒鋼集團和白銀公司等大企業穩定進出口增長和對外投資給予資金扶持,爭取政策支持,提供信息服務和法律咨詢,為有實力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綠色通道及便利化服務。
第三,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在調整優化外貿結構上實現新突破。針對我省外貿結構單一、進出口極不穩定的現狀,在堅持“抓大”的同時,將下大力氣“促小”和“育新”,推進全省外貿保增長、調結構、拓市場。扶持中小微企業依托優勢特色產品開拓海外市場,做大塔基。加快外貿轉型示范基地建設,支持各類開發區引進勞動力密集、產品運輸便利的“兩頭在外”內陸型加工貿易企業,培植出口產業集群。大力開拓中亞市場,組織企業“走西口”。積極培育我省文化、旅游、建筑、中醫藥等服務貿易優勢,加速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通過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促使外貿進出口呈現跳躍式增長,對外開放度明顯提高。
記者:商務工作既承擔著經濟發展大任,又肩負著社會民生責任。請問肖廳長,圍繞貫徹省黨代會精神,在改善民生方面有什么具體措施?
肖慶平:服務民生是商務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以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為基點,加快推進城鄉市場體系建設,著力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高效安全、利產惠民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促進便利消費、實惠消費、熱點消費、循環消費和安全消費。
第一,加強城鄉流通網絡建設,在解決農民“買難、賣難”問題上實現新突破。圍繞實現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著力構建全省現代農村市場體系,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按照省黨代會“加快形成多元支撐的現代產業格局”的要求,我們將緊扣民生工程、扶貧開發、市場供應保障和運行調控,緊扣各市州黨委政府和百姓關心關注的熱點焦點,緊扣第三產業增長目標,結合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和多極突破行動,抓好為民辦實事項目,重點打造農產品暢通工程。繼續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搭建鮮活農產品產銷銜接對接平臺,降低對接門檻和流通成本。力爭未來五年實現商品配送中心覆蓋全部縣區,集貿市場覆蓋重點鄉鎮,農村連鎖超市覆蓋各個行政村,農超對接擴大到14個市州。完善大宗農副產品“旺吞淡吐”收儲機制,健全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儲備調運制度,提高應急調控能力。
第二,加快拓展服務業市場,在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環境上實現新突破。圍繞加快我省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和新興服務業發展重點,力求在服務業統計指標、考核評價、政策支撐三大體系的構建和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方面,找準我省加快發展商貿服務業的抓手。同時,緊盯國家即將出臺的擴大消費替代接續政策,重點在節能環保產品消費領域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在人口密集地帶打造生活性服務業聚集區,實現家政服務體系覆蓋全部市州,打響甘肅服務業地域品牌,推動全省商貿服務領域質量振興。
第三,整頓規范市場秩序,在切實保障消費安全上實現新突破。圍繞事關國計民生和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重點商品、重點市場和重點領域,著力整頓規范市場秩序。繼續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藥品流通行業管理、酒類商品流通監管,建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酒類電子監管信息網絡平臺,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用上“放心藥”、喝上“放心酒”。大力推進商務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強化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和商務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