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設中的天水星火機床數控重型機床工業園區。本報記者 李小龍
在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頒布實施兩周年之際,記者走進天水,看到這里思發展、議發展、謀發展的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空前釋放,一股火熱的創業激情撲面而來,新天水正在關中-天水經濟區板塊中崛起。
今年4月,在天水召開的關天經濟區規劃實施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指出,我省東部四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資源條件,不但在全省發展中處于重要地位,而且本身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濟互補性極強,產業關聯度高。因此,只有整體融入關天經濟區的發展,才能更好地實現各自的發展。
下好關中-天水這盤棋,關鍵在于盡快實現產業集群帶動作用,形成中心輻射的格局,而工業園區則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引領力量。
為此,天水市大力推進園區建設,引導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并形成以天水市經濟開發區和各縣區工業園區為主體的工業聚集體系。目前,總投資36億元的天水華天電子科技產業園和總投資20億元的星火機床工業園已動工興建,總投資21億元的長城電工天水電工電器產業園項目已啟動實施。
天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楊坤說:“天水市從今年春節開始對開發區進行單列,就像單列市一樣,不僅有財政局,還有國庫,都是為了體制上健全,效率可以更高一些。市上工商、公安、質檢、國土等部門在開發區設機構,基本上讓企業在開發區就可以辦完所有手續,為投資商提供最大的方便。”
目前,在天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78個項目中,已有43個建成,還有34個在建項目。所有項目建成后預期工業產值可達到40億,實現稅收4.6億元。
楊坤說:“項目全部要求高標準設計,既是封閉運行,又是開放式運行,不可能關起門來一家人來做。規劃好多都是陜西、上海設計機構來作的。”
“就拿園區的道路來說,高標準建設,這條路看起來‘柏油一張皮’,實際上主要功能在路的下面。功能性管道埋了8個,高壓供電、供熱、供氣、所有城市功能管線都在下面,不是三通一平,而是九通一平,在天水市馬路建設中,我們是最高的,以后不可能存在開挖的現象。目的就是為上面的建設打造一個平臺和載體。”楊坤說。
針對天水的后發優勢,楊坤認為,陜西的工業園區規模大一些,發展得早,發展的大環境比天水要好一些。但天水的好處是起步晚一些,發展的空間要比那邊大一些,資源利用的條件要比那邊好一些,市場的飽和度較低。
原天水星火廠副廠長,開發區星火產業園項目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楊萬倉對天水的后發優勢充滿信心。他說:“星火廠在工業園的建設目標是建世界一流的廠房 。星火廠的建設就是要走出新路子。”
楊萬倉認為,重型機床是我國的薄弱環節,現在主要依賴進口。現在機械都向大和重發展,電力、鋼鐵、煤礦等產業使用的機械必然向越來越大發展。這種產業鏈的關系,將會傳遞到工作“母機”上,而最終都會反映到加工母機上,根據產業鏈的演變,重型機床的發展是必然趨勢。
楊萬倉說:“依托‘關天經濟區’,天水市有關領導已到西安商談合作事宜。因為,畢竟那邊要比這里發展快、先進,我們要引進一些技術、人才,正在進行中。現在中國在機床產品上已經達到世界中等水平,尖端的尚未達到。建一流廠房的目的就是要生產世界一流的產品,現在星火機床廠生產的大型數控機床是中國名牌,下一步的目標是世界一流。”
建世界一流廠房,做世界一流產品,創一流的效益。在關中-天水經濟區戰略的實施下,天水的后發優勢一定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天水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